“罪己詔?”
聽到這個訊息的時候,宋北雲人都傻了,這個時候下罪己詔不就代表皇帝承認是因為自己各方面都乾的不好才導致天降大旱的麼?
那之前一切的勝利成果瞬間就要拱手讓人了。
“查一下,都是誰在朝堂上搖唇鼓舌的。”小宋低著頭擰著螺絲,身邊的人躬身聽著他的吩咐:“清單給我拉出來,有一個算一個,一個都不能跑。”
現在雖然是改革派佔據話語權,但就如今的局勢來看保守派算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隨時隨地逮著個機會就要殺出來玩上這麼一出。
關鍵是他們並不光只是在朝堂上說,他們的話語會隨著旱情的嚴重而向民間撒播,這也就是為什麼改革中最重要的一環就是革民志、啟民智的原因,不然稍微碰到點情況張嘴就是天譴可是還行?
人工降雨專案經過差不多一個月的攻關克難,現在其實已經差不多能賭一把了,曾經小宋認為火箭彈要更難一些,現在其實在經過研究才發現,這玩意的技術含量比炮管子低多了,只要發射藥合格,隨便拿根鋼管子就能射出去。
關鍵現在的問題就是整體測試時間太少,還不足以達到試驗要求,趕鴨子上架的事是一個成熟的工科生絕對不能犯的錯誤。
可問題也同時擺在眼前,進入到盛夏時節,乾旱的情況只會越演越烈,之後如果再沒有一場大雨來給大地降溫,那必會有人藉機鬧事。
那些不死心的地主階級,他們必然不會放過這次機會,所以現在除了要和反常的天氣鬥爭之外,還需要和那些反智主義人群做鬥爭。
“所以說啟蒙教育任重道遠呢。”
下頭的人走了,宋北雲坐在被太陽曬得蔫了吧唧的槐樹下避暑,旁邊的學生端著飯盒在吃著午飯,面前則是一大堆零件散落滿地。
宋北雲嘆氣道:“是時候編一本十萬個為什麼了。”
“什麼是十萬個為什麼?”
有學生髮問,宋北雲略微回憶了一下:“就是將萬物生長、星河變換之道理用淺顯的語句描述出來,再配上圖,這樣就能讓大部分人能閱讀,然後等他們發現他們按照書上的內容論證真實之後,久而久之就不再相信所謂滿天神佛了。”
“那可是壯舉啊。”
“人一輩子太短了,事情又太多。”宋北雲靠在樹下嘆氣道:“真的能讓我再活個五百年才好。”
說話間,一陣熱風吹來,讓人昏昏欲睡。
根據各方報告,這些日子以來,宋遼兩國大部分地區都陷入了高溫酷暑時節,乾旱的情況也都大同小異,半熟的糧食作物大面積受災、河川斷流、湖泊乾涸,儼然是近四十年來最嚴重的災情。
宋北雲現在也沒辦法專心折騰火箭了,因為從昨日開始,四處的急報就如雪片一般紛至沓來。
各地刺史求援之聲不絕於耳,戶部已經懇請中樞酌情開倉賑災了,就連御史臺號稱的“三萬門徒”都已經盡數以明察暗訪之方式散播到全國開始進行明察暗訪,觀察是否出現朝糧倉伸手的事情。
因為糧食是國家管控,現在市場上的口糧並沒有出現離譜的漲價,大概只漲了兩成不到,但已經開始按照人頭供給糧食了,每戶每日都必須去保長那領取糧食票,憑票購賣糧食。
釀酒全線停止,酒家、酒樓、食肆不可再出售任何糧食釀造的東西並且禁止任何人以任何名義囤積糧食。
氣氛驟然緊張了起來,所有人都猜到了可能要發生的事情,不過他們也明顯能感覺到現在遇到事情不再像以前那麼慌張了,只要看到官府的糧倉還在,裡頭每日都會有人開倉核算,那百姓的心中就不會太慌張。
下午時,宋北雲被喊去參加例會,自然也少不了一番報告。
“除了要在糧食上給予一定補貼之外,還有就是在政策上也要給予鼓勵。”宋北雲翻開自己的記事本,在小會上彙報道:“首先所有種植戶應免除兩到三年的農稅,其次擴大農戶的創收範圍,鼓勵農閒時發展第二產業。第三,今年各地都應按照實際受災面積給予一定的補貼。”
福王點頭,轉頭看向戶部尚書:“你呢?”
“下官認為這補貼如何補,卻是一個問題。大宋如今……如今也沒有餘糧啊。”
“不補就要餓死人的。”宋北雲皺著眉頭說道:“你看你這扣扣搜搜的樣子,牆縫裡三兩灰你都要往下摳啊?”
戶部尚書側過頭不搭理他,只是繼續說道:“即便是發放補貼,能真切落在農戶手中的又有多少?”
“這倒是個問題。”福王輕嘆一聲:“但補還是要補。”
宋北雲擺手道:“這件事相對簡單,直接給各地刺史施壓。就告訴他們,中央不定期抽查,抽到誰沒有落到實處直接一刀砍了便是,到時候再拉出幾個頭鐵不落實的,埋在他們城門口,一勞永逸。”
“你這……”福王眼睛一瞪:“是怕人不反麼?本就已經被說是有損天和才得上天懲罰,你還殺?”
宋北雲悻悻的縮了縮脖子:“殺了就殺了,剛好給年輕人讓位置。”
他這一句話出來,滿場的人全看向了他,畢竟在場的人最年輕的都五十歲了,他這一句話無異於得罪了這裡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