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829、九年5月11日 晴

“本週貨物共計摺合五十一萬三千三百五十二貫,扣除艦隊執行成本、軍餉仍盈餘三十四萬一千三百三十貫。”

船上負責記賬的管事將賬目遞給韓先生,他皺著眉頭盯著賬本上的專案,一條條一目目十分清晰。

就這等待休整的時候,不但把這一趟的消耗全部賺了回來,還額外多出了好多錢。

要知道這還只是一個落後而閉塞的小地方,但即便是這樣的小地方都讓艦隊富的快流出油了,那如果繼續王前進的話,沿途的貿易恐怕足夠大宋將第二艦隊武裝到牙齒了。

“根據指示,這次遠洋扣除執行成本之後的所有物資都需當成紅利分給出海計程車兵,每人除上次的一百貫之外,仍能得到近三百貫的分紅。”

韓先生聽完,不禁感慨了起來。一個普通的東海新軍士兵一年的軍餉大概在五十貫上下,這已經是非常高的了,但這一趟只是這麼點的路程就已經分到了他們八年的軍餉。

這海上貿易當真能賺到這個程度?

韓先生沉思片刻後說道:“那麼按照這樣看來,我們是不是能夠讓補給艦隊再擴充一倍的規模?”

“應當是沒問題,不過這趟恐怕不成,因為出航時宋大人就已經承諾將士,此番遠航所有所得都歸將士。”

“這倒是不打緊,大宋的物產何止一張布、一把刀。”

韓先生從旁的抽屜中取出一張本子,上頭記錄著一些相對大宗的貨物清單,其中糧種、藥品、農具、鐵器、日用品等都擺在了上頭,而且這些東西非常之多,需求量巨大。

“你大概核算一下。”

賬房接過本子,拿起算盤的那一瞬間,就如同久經沙場的將軍拿起寶劍,氣勢十足的噼啪聲後,他抬起頭說道:“價值約為一百五十萬貫。”

“這麼多?”

“成本。”賬房說道:“若是他們想要得到的話,算上運輸成本、耗損、人工等,再加上四成純利後大約是……”

“九百一十七萬貫。”

“四成純利?”

“做生意都是這個價,四成已是最低了。算是我大宋仁至義盡,他們願意要便有,若是不願意要,那大宋也沒有那麼許多餘物。當年大宋將玻璃販賣到遼國時,行情最好時大約有七倍利潤。”

“七倍……”

“嗯,只是後來技術開放了,便賺不到那麼多了。但遼國至今燒製不出無色玻璃,這門技術仍是大宋獨享。若是想購買無色玻璃,仍是需付出昂貴的代價。”

韓先生雖然不懂商貿之事,但仍能聽的出來這位老商號子出來的賬房的話裡有多少玄機。

宋大人所說的科技附加值大約就是在這裡了,人家織不出來的布,你能織,那你就擁有了領域。人家造不出來的刀,你能造,那你搶佔了市場。

而當市場被掌控在手中之後,價格自然是自己說的算,國內尚能有競爭,但這出海通航之事,卻只掌握在朝廷手中。

物資和財富很快就會源源不斷的流入大宋,然後在此刺激下,大宋在短時間內就可以達到一個新的高峰。

“我大抵是明白了,補給艦隊是不是快到了?”韓先生側過頭問了一句。

大黑牛在旁邊點頭道:“夜邊上時倒是來了嗖快艇告知我們補給艦隊三日後抵達。”

“艦隊規模呢?”

“一百五十條船作業。”

“那麼多?”韓先生愣了片刻:“不是隻需要十幾艘補給船便夠了麼?”

“不清楚啊,這裡頭的門道還是得等補給隊到了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