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雖說是雨天,但這濛濛細雨卻沒能阻擋弘文館中的熱浪。
一聲嘹亮的汽笛聲從遠處傳來,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唯獨宋北雲卻沒有轉身,他站在那裡整理後續的資料,因為這不是畫餅大會,他是需要給出細節上的東西的,所以有些內容可以脫稿而有些數字他不能有任何錯誤。
火車頭逐漸的近了,它在這個時代就像一頭從荒原太古中闖入的巨獸,頭頂冒著蒸騰的熱氣,帶著一往無前的氣勢殺到了所有人的面前。
許許多多的人為了一睹它的真容,紛紛擁到了矮牆邊上,而等到看到它由遠至近時,那些人之中卻有一大半心中滿是驚懼。
它太大了,大到一個人站在旁邊都如同玩偶,它也太長了,長到好像沒有邊際。
鍋爐偶爾發出的爆鳴聲和駛過鐵軌時的轟鳴聲,無一不在告訴所有人它的巨大和沉重。
而它身後拖著的那些東西更是人們以往無法想象的,即便是整個金陵最大的商隊,一次性運送貨物都不如它的其中一節,而即便是如此它還能有著馬匹無法企及的穩定以及不俗的速度。
有人興奮的把它喊做“火龍”,快活的朝它揮舞著手臂。彷彿就像看到了大禹治水時的應龍、女媧補天時的巨鰲。
也有人被它駭人的身形嚇得兩腿發軟,直到站立不住,連聲驚呼妖魔鬼怪。
但不管對它是懷揣著怎樣的情緒,它都這樣一往無前的朝著前方去了,將身後的人甩出了一大截。而它所揹負與其說是貨物,倒不如說是一個時代的縮影,不管是堆積如山的糧食還是做工精美的衣物,無一不在告訴在場的人,曾經那個世界終究已經遠離了,他們即將面對的會是嶄新的時代。
火車很快就已遠走,但人們卻仍在或興奮或惶恐之中,他們在高談闊論,談論著這頭巨獸究竟能有怎樣的作用,不過別說他們,即便是五百年後的徐霞客也只能暢想著朝遊碧海而暮蒼梧。
但如今,理想的花終究就是綻放在了眼前,它承載的並不是某一個人的希望,更多的卻是一個民族的夢。
宋北雲回頭看了一眼遠去的火車,雙手撐在臺子上,抬眼一瞧正看到工部老張扶著矮牆嚎啕大哭。
六十多歲的老叟,哭得像個三五歲的孩子。而他身邊還有一眾白髮人,他們站在一起,有痛哭有負手而立,有仰天凝望也有故作張狂。
月光還是少年的月光,只是頭上沾染了李白的霜。
新曆10年1月18日,註定是一個將會被載入史冊的時間點。在這一天,人類史上第一臺蒸汽動力機車正式在宋國首都進入試執行階段,它標誌著歷史在這一天分成了兩個階段,從這一天開始往後的歷史都將被稱之為近現代史。
此題必考。
十年,上百萬人為之奮鬥,而從今天開始,世界將為中華為中華民族所震撼。這是大勢所趨,任何阻撓者都將是螳臂當車的歹徒,會被波濤洶湧的浪潮狠狠拍碎在沿途的堤岸上,不留一絲餘地。
人群的躁動逐漸平復,人們在回味剛才的盛況時,也開始慢慢的回到了自己應該在的位置上。
而這時宋北雲抬起頭再次看了一圈後,笑道:“是吧,老話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我說一百句也不足以讓你們看一眼來的震撼。”
臺下發出笑聲,期間不知是誰帶頭開始鼓掌,很快掌聲就蔓延了開來,如同風動雷鳴,經久不息。
“從前。”宋北雲伸出雙手壓了壓:“父輩們、祖輩們,他們將自己的一切都歸功於上天的恩賜。但現在,一切的功勞和成績都將歸於大宋、歸於中國、歸於你們每一個人。過去的十年,不想再去提它,因為未來還有數百個數千個數萬個十年在前方等待。願我中華萬年不朽。”
宋北雲的演講技巧沒有那麼多,他的情緒要比趙性平緩許多,但恰恰就是這種平緩雖然缺少了幾分情緒上的張力,但平靜所帶來的可靠和自信卻是高昂的情緒所不能帶來的。
這句話一出來,本來已經稍微冷靜的場面頓時再次被點燃了起來。
人們瘋狂的舉起手臂高呼萬歲,而這一次卻並沒有吾皇二字,因為“吾皇”本人也在其中高呼萬歲。
不誇張的說,如果這個時候宋北雲高喊一聲從來就沒有救世主也沒有神仙皇帝,這裡最少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會跟著他去把皇宮給點了。
等到極端亢奮的情緒稍微平息之後,宋北雲咳嗽了一聲繼續說道:“好了,大家稍安勿躁。我接下來要給各位棟樑總結一下過去十年的資料變化和對未來十年的計劃安排。”
他說到這裡時,丁相旁邊有個人湊過來小聲道:“相國,這等軍國大事……在這裡說是不是有些……若是讓外人聽去了,可是該如何是好啊。”
丁相眼睛瞟了這人一眼:“你是哪個衙門的?”
“下官是……是翰林院……”
他話還沒說完,丁相卻是不耐煩的一揮手:“你明日去尚書省領個辭條回去種地吧。”
丁相不想跟這些庸俗者解釋太多,只因他們不配。不配當官更不配這個花團錦簇的盛世,這些人就是木頭上的黴點子,看著讓人厭惡不說,如果不剷掉恐還會禍害一片。
因為這本就是理所應當的,如果一個翰林連什麼叫趁熱打鐵都不知道,還在用這般小國島民之心態處事,那就不如早早的回去種地。
別以為老丁是什麼好說話的人,幾個身上有相國之職的人裡,最好說話的恰恰是宋北雲這個魔頭,即便是晏殊那都也是眼睛裡揉不得沙子的人。
但庸人太多,他們總以為年紀大的老丁好相處,其實恰恰相反,宋北雲至今為止從未因為某個人的某句話而去懲治過誰,哪怕是那些年堵在他門口擊鼓罵宋的人他也都沒有追究過。
而正在這時,上頭的宋北雲卻已經開始通報資料了。
這些資料並不是什麼機密,反而它恰恰是最應該公佈出來的內容,糧食產量的對比、城鎮人口的對比、工業產量的對比和人均收入的對比,這恰恰好正是反應新老兩個時代的最直觀的東西也是改革最為直觀的體現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