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社稷,江山與社稷從來都是並列而提的,糧食自古便是國家的重中之重。
趙性今日起了個大早,從農夫的衣裳換成了龍袍,因為身邊沒有個使喚人伺候,連龍袍的帶子都綁錯了位置,但他絲毫不在意的命侍衛把滿朝文武都喊到了紫金山南側的試驗田之中。
廣袤的良田,被命名為玉黍的新糧食茁壯成長,一眼望不到頭。
周圍還間隔播種著土豆之類的作物,這些作物長勢良好,用和尚的話來說,這應該是大宋的艦隊用最溫良的方法才能換來的寶貝,因為如果不是土人自願的話,誰也得不到這樣優秀的已經選育過的種子。
選育過的種子本身就已經經過了數十代的選種,雖然還達不到和尚的預期效果,但絕對比野生種要來得更加美妙萬倍。
“禿驢,朕問你。這一畝地能產多少?”
和尚有些不滿的看了趙性一眼:“官家……等會可切莫叫草民禿驢啊……”
“嗨,多大點事,你說一畝地能產多少就好。”
“因是精細耕種,加上化肥、糞肥足夠,試驗田一畝地產量約為一千五百斤,土豆大約能有兩千斤左右。”
“咱們的麥子、稻子多少來著?”
“試驗田均在六百到七百之間,若是普通百姓種的話,五百上下已是豐收。”
“這可太牛逼了……”趙性深吸一口氣:“朕去掰一根看看。”
趙性說著也不顧龍袍的下襬沾染了泥土,跳下田壟就去掰了一根玉米下來,分開外頭的皮,拽掉上頭的須,露出裡頭金黃色的米棒子,趙性也不顧那許多,上去就是咬了一口,咀嚼一會之後抿著嘴:“不好吃……”
“官家,生的它能好吃麼……”
趙性沉默片刻,揮手召了旁邊的侍衛過來,指著一塊空地說:“來來來,這裡搭個灶臺,起鍋燒水!”
不多一會兒,開水正咕嘟咕嘟響時,文武百官就已經到了,趙性此刻正蹲在鍋邊上吃著熟玉米,畢竟早晨沒有吃東西,現在多少是有些餓了。
群臣看到趙性在這也不敢多說話,只是人數挺多,站在那裡的確不太方便。
“你他孃的別踩莊稼!”趙性看到戶部侍郎已經站在了土豆田裡,當場暴怒了起來:“沒種過地嗎!”
群臣互相看了看,戶部尚書鐵青著臉指著那侍郎呵斥了起來,而趙性這時拍了拍手:“這次讓你們來呢,就是跟你們說個小秘密,之前都是保密的。”
說完,在群臣的面面相覷之時,趙性咳嗽了一聲:“禿……和尚,說說,這畝產多少?”
和尚清了清嗓子,拱手行禮道:“回官家,玉黍畝產千五、土豆畝產兩千,紅薯之數草民也不太清楚,但大抵是玉米與土豆之和。”
這話一出來,田間地頭的官員之間嗡的一聲就討論開了,他們都覺得這事絕對不可能,這和尚怕是失心瘋了,當著面居然也膽敢欺君罔上。
果不其然,趙性眉頭一皺:“和尚,你可不要亂說話,若是到時查證不及這個數,你可知下場如何?”
“草民願用人頭擔保!”
趙性點頭,對著群臣說道:“諸愛卿可都聽見了,這和尚說願用人頭擔保,那咱們群臣就一起來見證一番。來人啊!取樣。”
趙性在這段時間種地可不是光賣力氣,他不光學習耕種之法,更是把田間地頭的術語給弄了個門清。
一般統計產量的方法便是隨機取樣法,在一畝地之內隨機取十到十五株樣本稱重,取平均值後再乘以單畝植株數,便是一個相對精準的產量了。
所以趙性這一開口,就是老農民水準了。
不過百官可知道的不多,他們大多是一輩子十指不沾陽春水的讀書人出身,即便是知道也只是因為猜了個大概,而真正種過地的官員在看到趙性的模樣之後,大概也是心知肚明瞭,今天就是作秀……官家可能早就知道產量如何了。
侍衛開始在田間採摘作物,除了玉米和地瓜之外,還有紅薯和花生也都開始採摘了起來。
很快地上就堆積了許多農作物,趙性指了指戶部主管耕造司的侍郎:“你,去稱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