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日出,積雲散,白雪皚皚累邊關。
城關之上寒風凌冽,遼字旗迎風展,獵獵響徹。
居庸關上,一人獨站城樓,身批兔絨大氅,手持黃銅伸縮望遠鏡正看向東北方向的隘口處。
日頭逐漸升起,照在了頭頂那《天下第一雄關》的牌匾上,旁邊的河水泛著冰凌正嘩嘩直響。
“擊鼓,起狼煙。”
關內聲聲傳令,巨鼓很快咚咚響起,長城之上烽火臺也燃起了濃黑的狼煙。
一個烽火臺接著一個烽火臺,連成了一片,聲勢駭人。
而就當烽火狼煙蒸騰而起時,關隘遠處出現了一條模糊的線,隨著這條線的臨近,肉眼可辨時,卻能看到是那如驚濤駭浪一般的人潮。
金國大軍到了。
他們列陣前行,於居庸關外十里之地,安營紮寨並未冒進。而隨著關內的鼓點也隨即停止,兩邊都開始埋鍋造飯。
這大概就是規矩吧,反正小宋從書上看來說現在還好一些,早在春秋時打仗規矩還要多一些,不然也不會有擂鼓出擊、鳴金收兵的說法。
“宋帥,之後該如何?”
“該如何?還能如何?等著守城啊,就五萬人還能衝出去啊?”小宋指了指居庸關周圍的環境:“長城不就是為了這個建的?”
小宋這次的任務沒有其他內容,就是死守居庸關,一直到宋遼聯軍轉戰到此,其他的事情都不需要他來考慮也輪不到他考慮。
據守天下第一雄關,小宋沒有在怕的,但要說容易也並沒有那麼容易,因為只要超過二十日,攻守雙方就只能靠老天爺來決定勝負了。
關城所在的峽谷,屬太行餘脈軍都山地,西山夾峙,下有巨澗,懸崖峭壁,地形極為險要。想要強行進攻,那簡直不可能,但這個時代的將領也不是傻子,他們自然不會上來就攻城,心理戰才是放在第一位的。
而且想來這裡只是第一戰線,後頭定然還有其他部隊從其他方向同時進攻。
這無形中就形成了圍城之勢,在這樣的情況下其實對守城的將士來說其實是非常有壓力的,而這昨日的一場雪和即將帶來的嚴寒也是極大的挑戰著邊關將士們的心理防線。
所以如果沒有意外,守關之戰最終比拼的便是守關將士和攻城士兵計程車氣和心理承受能力。
誰先崩誰完蛋。
小宋並不是第一次見到大規模叢集作戰了,但這一次其實也是有些慌的。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三十五萬人是什麼概念,其實可以參照一所高中的人數來做數學題。
一個普通高中,具有三個年級,每個年級有十個班,每個班級算他有八十人,那麼一個年級就是八百人,三個年級就是兩千四百人。
想象一下這樣的高中在上學放學時的盛況,就大概知道兩千四百人是什麼概念了。
那麼十個兩千四是兩萬四,一百個兩千四是二十四萬,而三十五萬人就差不多相當於一百五十個這樣中等規模的高中裡所有的學生,並且把他們全部集中在操場上,而一個鳥巢的滿載能力是九萬人,這三十五萬人可以將四個鳥巢塞得滿滿登登。
現在可以知道這是怎樣一種盛況了吧,抬眼望去都是人,那些人在十里外集結,而且不光是人還有馬匹、攻城器械、輜重等等。
而這個時代的攻城之戰通常都會是用各類攻城器械對著城門和城牆一陣砸,白日砸牆、晚上縱火,日夜不得悠閒。小宋可不敢保證關內士兵都有頂尖的戰鬥意志和心理承受能力。
所以相比較在城頭跟對手對射,最大的風險其實就是城防軍營的譁變和因為心態爆炸而放棄抵抗的人偷偷開啟城門。
“好一個漫山遍野。”
小宋雙手撐在城牆上,回頭看了一眼副將,滿臉都是無奈的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