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4章 開發旅遊,保護生態

芸姐和王小峰這次旅遊,從去到回,歷經一個多月時間,走過五省三市,看了許多名山大川,異樣風光,大飽眼福。

回來後,他們先到廠裡看看,見洗衣機廠在虎子夫妻管理下,興旺發達,井然有序,便放心居家休息。王小峰對芸姐說:“咱們這次出去,轉了一大圈,看了許多地方,有山有水,有城市有鄉村。現在又回到家鄉來。我覺得,有些地方,確實比我們這裡好,比如泰山、黃山、長城,北京的紫禁城、皇陵,南京的明孝陵、中山陵,西安的大雁塔、兵馬俑,有許多名勝古蹟,我們這裡確實比不了。但是,有些地方也不比咱們這裡好多少。它們為什麼能成為景點,吸引遊人參觀遊覽呢?就因為它們投資開發出來了,搞出了自己的不同風光特色。我們這裡有著名的秦嶺山脈,秦嶺主峰太白山,自古就是一座中華名山,太白積雪六月天是著名的長安八景之一。還有著名的渭河及其八大支流,自古以來,水出秦嶺,八水繞長安,澤被千萬人。其中灞橋折柳的故事流傳至今。還有灞河溼地,是西北著名的野生動植物園,具有規模大、功能全的鳥語林。還有咱們柳林村,綠枝披拂,百鳥翔集。這幾處,要是開發出來,一定能吸引全國的遊客前來觀光遊覽。”芸姐說:“這幾處要是都開發出來,那得要多少錢?只怕把咱們洗衣機廠賣了也不夠。”王小峰說:“光靠咱們一家資金哪能夠?可以由政府出面,集全縣、全市資金共同開發,也可以先開發一兩處,等開發成功,遊客多了,有收入了,再繼續開發。”芸姐想了想說:“這倒是個好辦法。你認為先開發哪裡最好呢?容易開發的,見效快的。”王小峰說:“我想好了,首先開發灞河溼地,把它建設成溼地公園,既能招引遊客,增加地方財政收入,又可保護灞河兩岸的動植物和生態環境。一舉多得。”芸姐說:“這牽涉面就大了,不是我們一廂情願就能開發成功的。”王小峰說:“好事多助。明天,我們就以風雲洗衣機廠老闆和省市農民企業家的身份去找縣裡有關領導談談,表示我們願意投資本地的旅遊開發,先吹吹風;如果他們同意,再請他們出面,邀請本縣幾家著名企業,共同出資開發。人多力量大,溼地公園不愁開發不成。你看怎樣?”芸姐說:“這樣,自然可以。咱們再把英子和孫建軍帶上,因為李縣長是孫建軍的親戚;當初,電子廠轉型升級,缺少資金,我也是託了他們去說才貸款成功的。李縣長是個清官、好官,能辦大事業的人,聽了你的意見,他一定會贊同的。”

第二天,芸姐、王小峰約上李柳英、孫建軍一起去找李縣長。李縣長聽了風雲洗衣機廠老闆王小峰、芸姐關於共同集資、開發建設灞河生態公園的意見,非常振奮,說這是件大好事,他完全贊同,並大力支援。他表示,立即提請縣委、縣府共同研究,一待決定後,立即付諸行動。

李縣長確是個幹事業的好領導,由他號召推動,半年後,全縣集資五千萬元,並由他親自掛帥,縣園林局牽頭,王小峰、孫建軍做參謀,請省園林設計院勘察設計,然後招工競標,投入開發建設。兩年後,灞河生態公園基本建設成功,大做廣告,吸引遊客前來觀光遊覽。

五一節長假,我和芸姐商量,兩家一起去灞河生態公園遊玩。當日,天氣晴好,風和日麗,鳥語花香。在王小峰、孫建軍帶領下,芸姐和我,還有兩家子女,一共八人,分乘兩輛汽車,一路說說笑笑,興高采烈,前往溼地公園參觀。

從縣城東郊出發,沿著新鋪設的直通灞河公園的專線公路行不到三十里,便來到了位於灞河兩岸的自然保護區——灞河生態公園,國家四甲級旅遊風景區,中國十大生態休閒基地。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灞河森林公園。它緊鄰自然保護區,佔地1.22萬畝。園內森林繁茂、空氣清新,湖水澄碧、百鳥鳴唱、野趣濃郁,保留了溼地森林的原生態風貌,是灞河兩岸一道靚麗風景線。

走進森林公園大門,沿著蜿蜒的林間石板小路步入森林之中,頓感涼風習習,熱汗消散,周身為之一爽,彷彿進入一個清涼神奇世界。林間樹木多為白楊樹,樹幹高大筆直,挺拔聳立,枝葉茂密,陰翳蔽日。陽光透過枝葉縫隙灑落在地面上,形成一片片碎金似的斑斑點點,隨著樹影搖動,遍地浮光躍金。林間樹杪,各種鳥類爭相鳴唱,飛騰跳躍,一片謳啞吱喳之聲。枝杈間,鳥巢像一個個大大小小的黑窩窩,遠遠近近,高低錯落,彼此相守相望。窩內的幼鳥張大黃黃的嘴巴,抖動著少羽的肉翅唧唧待哺;成鳥不時飛出飛進,辛勤覓食餵食,充滿無限的親情愛意。耳畔鳥啾聲聲,蟬鳴陣陣,清風嫋嫋;腳下細草茸茸,野花點點,落葉松軟,鳥糞淋漓。一股濃郁的野趣幽情撲面而來,讓人感受到物我相知、天人合一的心靈和大自然的完美契合,真正體會生命本身的原始和豁達,忘卻俗世的煩惱,只想全身心地融入自然。

登上公園高高的觀鳥臺,眼前空闊敞亮,心胸大開,別有一番景緻和意趣。原本在樹林中看到的一棵棵筆直挺立的樹木,此時竟看不到一根銀灰色的樹幹,放眼望去,簡直就是一片綠色的海洋!更加令人驚訝的是,在碧波起伏的綠海之上,不時泛起一層層白色的“浪花”。人們不禁要問,林杪之上何來浪花?或者是飄浮的朵朵白雲吧?全都不是。仔細看去,原來是一隻只白色羽翼的水鳥在萬木梢頭愉快地唱歌舞蹈,盡情享受著萬鳥翔集、無拘無束的美好生活。它們有的成群結隊地盤旋奮飛,巡視守護著可愛的綠色家園;有的成雙成對地站立在樹梢之上,相對鳴唱,談情說愛;有的為爭窩、爭食、爭愛而互相搏鬥,爪翅相加,喳喳怒叫;有的靜立一旁,悠閒地梳理著羽毛,在作短暫的休息……看著這些鮮活可愛、形態萬千的大自然的精靈,物我兩忘,心曠神怡,平日裡忙碌緊張的心情也徹底釋然了。感謝大自然和灞河人民給了鳥兒們一個多麼舒適美好的家園,讓它們能夠自由自在的生活,繁衍後代,同時也給人間創造著美。

講解員介紹說,這片森林和生態公園,保護著194種鳥類,其中有國家一級保護鳥類大鴇、東方白鸛、黑鸛、丹頂鶴等,國家二級保護鳥類26種,近來還發現世界瀕危鳥類震旦鴉雀。公園內還建有名貴樹種園、鄉土植物園、觀鳥園、休閒生態園等,是集森林觀光、會議旅遊、休閒度假、參與性娛樂為一體的湖濱特色森林公園。

離開森林公園,走進灞河生態公園,沒有了林蔭的清涼爽適,卻增添了河灘自然保護區的寥廓和曠達。藍天白雲之下,豔陽和風之中,只見湖水浩淼,灘塗廣袤,高堤蜿蜒,蘆蕩幽深;水面上,魚兒跳躍,鳥兒飛翔,滿湖翠影,萬點荷紅,陣陣清香。尤其吸引眼球的是“千荷園”。一眼望不到邊的湖汊沼澤,在翠綠的蘆葦荒草包圍下,那一片片荷葉,有的像撐開的一張張綠傘,“亭立”在碧波之上,招引白鷗翠鳥頻頻來訪;有的敞開胸懷,輕浮水面,成為青蛙蜻蜓的休息之所。綠葉之間,萬朵荷花競相開放。有的潔白如玉,不施粉黛,自然白淨,不沾一絲人間煙火味;有的巧點胭脂,紅腮如桃,千嬌百媚,光彩照人。那“接天連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詩句,或許正是對千荷園的最好描寫,也是灞河生態公園的另一處魅力所在。

據瞭解,千荷園內有1008種荷花,其中,以“王蓮”為代表的粵系品種、以“豔陽”為代表的皖系品種、以“紅玉”為代表的冀系品種等均為國內珍稀品種。由此可知,這千荷園的名稱既喻荷園水面之廣大,又喻荷花品類之繁多,實在名副其實。

灞河溼地公園景點甚多,概括介紹如下:

溼地生態博物館。是目前陝西省第一家溼地博物館。館中採用現代聲、光、電模擬技術,全面展示了溼地中各種水生植物及水生動物標本,展現了溼地原始風貌,透過3D影片,可以更全面、形象、趣味、逼真地瞭解溼地公園。

溼地鄉土植物園。園內的鄉土樹種、綠地、趣橋、流水等,讓遊人眼界開闊,大長知識,感嘆大自然的豐富多彩,萬千姿態,心曠神怡。

溼地兒童遊樂園與卡丁車場。讓遊人在旅遊中享受遊玩和賽車的樂趣。

溼地遊船碼頭。配備各式大小遊船數十隻,供遊人泛舟湖面,盡情享受大自然的無窮樂趣。

其餘還有古秦嶺文化博物館、溼地水族館、魚類繁育中心、垂釣中心、溼地蘆葦迷宮、沙灘排球場、水上運動中心、金水山莊度假村等。每處景點各具風采意趣,各有特點功用,不能一一盡述。

遊覽結束,感慨良多,激情難抑。孫建軍詩興大發,即興吟詩一首,題作《灞河溼地記遊》:

天仙寶鏡落人間,輝映秦川翠玉顏。萬朵青雲擁蓮瓣,一河碧水潤塵寰。

仙鶴翩翩巡瀚海,群帆續續探雲山。漁歌聲裡遊人樂,攝影吟詩幾忘還。

返回的路上,大家七嘴八舌地議論著灞河生態公園的森林公園,觀鳥臺,千荷園,生態博物館,水族館,魚類繁育中心,蘆葦迷宮和金山度假村,興致勃勃地談著各自的觀感體會。

我和芸姐感嘆道:“真沒想到灞河生態公園會開發建設得這麼好,這麼美,和以前的荒草河灘相比,簡直判若兩樣。真是大開眼界!”虎子夫婦問:“以前是什麼樣子?”王小峰迴憶說:“我小時候,秋末初冬季節,跟著父親來這裡打大雁。只見一大片沼澤地,一望無際,長滿荒草、蘆葦和高高低低的柳樹叢。大雁從北方飛來,在這裡落下來覓食歇腳。我們躲在柳樹叢裡,看見大雁,就瞄準開槍。每一次都能打到幾隻。少了,就自家吃,多了,就拿到集市上賣錢。可是,後來就打不著了。”他們又問:“為什麼?”王小峰說:“因為這裡改造成了‘臺田’,種上了莊稼。”兩個孩子沒見過“臺田”,紛紛問臺田什麼樣。王小峰就解釋說:“因為這裡地勢低窪,莊稼容易受淹,人們就把田地周圍挖成溝渠,把挖起的土墊到中間,再種上莊稼。荒草、蘆葦和柳樹叢,都被焚燒砍掉了。大雁失去了落腳覓食的地方,就不來了。”他們又問:“為什麼要改成臺田?”芸姐說:“因為那時候糧食不夠吃,人們就想辦法開荒,多種糧食。”他們聽了不免一陣唏噓。

王小峰和孫建軍不忘自己在開發建設溼地公園中提議的功績,誇讚說:“還是現在把溼地開發建設成公園好!你們看,這大片的森林,還有觀鳥臺,千荷園,水族館,蘆葦迷宮,度假村,風景多美!如今的灞河溼地,天更藍,水更碧,樹更綠,鳥更多,空氣更清新了!還有,每天有這麼多遊客來這裡觀光旅遊,收入可比之前種莊稼多多了!”大家一起鼓掌。

虎子想起父親說的和爺爺一起打獵的事,嘆息道:“就一件不好,現在灞河溼地不給打獵了。”孫建軍說:“不給打獵好啊!以前准許打獵,鳥越打越少,許多珍稀鳥類幾乎絕跡。那時候,鳥把人類當成敵人,看見人,就遠遠飛走了。鳥是害蟲的天敵,鳥少了,害蟲就多起來,因此莊稼就減產,歉收,人們總是吃不飽。現在把溼地開發建設成公園,種樹、種草、種花,建設賓館,度假村,風景越來越幽美。不準打獵了,鳥類成為人類的朋友,越來越多,害蟲越來越少,加上科學種田,莊稼年年豐收,高產。開發旅遊業,收入大增。人民脫貧致富,家家衣食無憂。沒事的時候,一家人開車來逛逛溼地公園。撒把米,水鳥就成群落下來覓食,一點不怕人,與人類和諧相處,互相依存。這不好嗎?”

“好,好極了!”我、芸姐和虎子夫婦一起鼓起掌來,說:“還是現在把溼地建設成公園好。如今的灞河兩岸,風景更美了,鳥類更多了,遊客也多了,人民收入增加,生活更加富裕了!”大家一路說說笑笑,十分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