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決賽的第三局在第二局次日就直接展開了。
遺憾的是,時銘志九段或許真的是因為心理暗示的原因,就這麼輸給了樸正煥,錯失了又一次進入世界大賽決賽的機會。
要知道世界大賽亞軍的獎金,和四強完全不是一個級別的。
應氏杯亞軍10萬美金獎金,而四強只有25000美金。
這一局時銘志九段就直接輸了75000美刀。
這還不是軟妹幣。
是刀。
Us dollar。
一個十幾年後小縣城的房子就這麼給虧出去了。
時銘志九段不後悔就見鬼了。
而就像之前的每一屆比賽一樣,韓國總是有一個人能保底進入應氏杯決賽。
而樸正煥今年就抽到了這個保底。
因為半決賽是在魔都舉辦的,應傑也沒有因為比賽完直接離開,而是在主辦方安排的酒店又住了一天。
第二天也來到了比賽現場和今天半決賽的勝者樸正煥握手拍照,中韓兩國各一人挺入決賽。
拍完照之後就是媒體慣例的採訪環節,依舊還是央媽的記者,不過卻不是之前經常採訪應傑的郝桑桑,而是換了一個男記者。
據說那一位郝記者是調到央媽一套臺去了,後面就不主持體育頻道了。
男記者問問題就比較直接,直接開門見山的問道:“應傑選手,首先恭喜你進入應氏杯世界圍棋錦標賽的決賽,也創下了世界決賽最年輕的記錄。
按照我們的資料,您現在是15週歲是嗎?”
應傑聽到這話點了點頭:“對,我是95年8月份出生的,正好剛過了生日,正好滿15週歲,還不到15週歲一個月。”
“很年輕啊,年輕的我們都有點不敢相信了。
正常很多人感覺這個年紀應該還在上高中,而您已經征戰世界大賽了,可以說你比同齡人已經領先了一大步。”
聽到別人讚歎自己的年紀,應傑只是很普通的說了一句:“其實現在很多棋手都很年輕會出成績,包括每年的定段棋手的年紀也越來越小。
因為現在的對局其實很方便,我們在網上就可以經常下棋,基本上年輕棋手的對局量都跟上一代比的話,大幅度上升,甚至可以說翻了好幾倍,好幾十倍。
而且原來經常是需要找到一個很好的老師面對面的教學,但現在也開始出現了一些網路教學的東西。
雖然很多時候集訓也是還需要在首都這些大城市,但是很多小城市的孩子在剛啟蒙的時候也能享受到不少的資源,幫助他們在起步的時候獲得更好的發展。
其實還是比較感謝網路時代吧,科技進步真的促進了我們很多的進步,所以不管是實力還是成長速度都會大幅度提前。
並不是說我們比前人聰明,只是我們在科技的輔助下可以比前人獲得更好的資源。”
確實,90一代的棋手在網際網路時代的輔助下基本上都是十幾歲就能看出來有世冠之資,然後過兩年就奪冠了。
而後面的AI時代出現的下一代,都不敢想會是什麼樣子。
看著今天一改往常很謙虛的應傑,男記者有點疑惑,來之前同事跟自己說應傑自己都會帶節奏的。
怎麼今天說這話說的這麼平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