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378.一心三用

“跟我鬥地主的是個大主播?”

應傑看著評論區開始零零散散重新整理的訊息抓了抓自己的頭髮,大概瞭解到為什麼忽然有人進入自己直播間了。

不過網友也真是離譜,自己只是跟人家鬥地主,居然能直接順著網線找到自己直播間。

怎麼沒有人順著網線找到自己住的酒店?

應傑根據評論區的名字找到了這個名叫喬老師的直播間。

稍微看了一眼,應傑發現對方一共只有十幾萬的粉絲,忍不住搖了搖頭。

這個資料不要說放在後面注水量龐大的tiktok,就算是使用者量開始不斷流失的阿b,這種粉絲量的都不算什麼大主播。

後世隨便擦個邊都能擦出來的粉絲量,在這個直播剛剛出來的時代,已經是頂流了。

還是網友太少了,手機端的普及還是不夠。

而且連注水都不會,這個平臺寄了。

應傑忍不住搖了搖頭,發現對面直接不自動匹配,直接開始建立房間邀請自己鬥地主了。

看這個樣子,剛才輸了兩盤之後對方有點輸急眼了,不贏自己幾把,甚至爆殺自己,對方心裡都過意不去。

但是你跟我打牌,這不是自尋死路嗎?

我們打牌都不知道拆多少副牌混在一起,怕的就是下意識都算出來了。

剛才兩把看起來好像運氣很好的對局,完全沒有任何技術含量,讓對方好像以為自己只有運氣。

但實際上三人鬥地主這個盤量,自己隨便算,都能把牌算出來。

甚至不用算,答案自動就擠到腦子裡面來了。

算力溢位的感覺好痛苦呀!

【應傑,明天早上10:00比賽,晚上11:00還在打牌是吧?!】

“唉,居然有人知道我?”

應傑看著評論有些驚訝的說了一句。

原來應傑上央視之後總感覺自己成名人了,是公眾人物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了。

但後來發現出了中國棋院的大門,根本沒有人認識自己。

而上央視在很多普通人看來是極其寶貴的機會。

但國家隊的運動員基本上上央視的頻率都不算太低,畢竟央視也有差不多十個頻道需要新聞採訪。

像是行業第一人介紹的採訪就更多,但是光新聞採訪很難出圈,就像陸力九段被採訪了多少年,一年採訪多少次了,出去打個的都沒有人認識他。

應傑雖然好幾次言論出圈,但是對圍棋之外的涉及實在是太少,很少還有不瞭解圍棋相關的人知道應傑。

主要還是因為現在自媒體實在是太少了,如果在後市的話,可能一個新聞出來,後面幾十個營銷號就能切片。

任何一個點被人關注的,就有可能病毒式的進行傳播,這種傳播力度都是傳統媒體沒有辦法媲美的。

傳統媒體時代的運動員出生基本上都是教科書級的轟炸,是真的“教科書級”,因為活著上課本了。

這種範圍的普及是自媒體都沒有辦法媲美的,真正的超模力量。

應傑目前顯然還沒有到這個級別,就算做到了世界第一,但是行業沒有辦法跟人家的行業進行比較。

更不要說真正能上教科書的都是代表一種精神了,都已經不是單純的體育運動。

飛人能得到大力宣傳就是因為打破紀錄,就是代表著中國人、黃種人的體質不比任何一個人種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