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頂端的世界大賽,基本上比賽都是慢棋。
大同杯更是雙方保留時間有三個小時,還有五次一分鐘的讀秒。
放到上個世紀,可能看起來還不怎麼樣,畢竟原來經常有兩日製,甚至三日製的比賽,大家下到一半還能回家睡一覺。
但放在現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即使是在世界大賽中,大同杯也是很慢的賽制了。
三個小時的保留時間讓棋手可以有充分的時間思考。
理論上來說,思考的時間越多,下出來手段越精妙。
畢竟時間越多,能算出來的變化越多,無論機器還是人計算都需要時間。
但也人類這種不確定的生物也不排除秒下一選,長考出臭棋的可能性。
高永夏這一次的長考,倒是沒有出臭棋,而是發現了一處妙手。
猴。
猴在圍棋術語中是因為拐的形狀形似於捲曲的猴爪,所以因此得名的。
但是因為這個形狀萎縮,在正常情況下效率低下,所以一般出現的很少。
因為在圍棋當中,效率就是生命。
但,有時候看起來不好的棋,在特殊情況下,便是化腐朽為神奇。
就像現在就是如此。
高永夏第三十五手的單猴是絕藝的一選,黑棋依舊保持在初始勝率左右。
而高永夏之前第一次推算出來的打,直接會降十幾個點的勝率。
高永夏看著棋盤,根據他的計算,應傑下一步肯定是打,然後自己一長,後面接著爬的話,高永夏就可以把下面一吃,應傑往上一扳形成一個區域性的變化。
單從區域性來說的話,這個變化看起來是兩分的,理論上來說,雙方都可以接受。
但是就像之前所說的一樣,區域性的變化,要看全域性的配置,子效。
高永夏算出來的第一種變化,因為下面白棋的接應,所以黑棋不行。
現在這種變化,看起來兩分,但是因為上方有黑棋的無憂角存在,瞬間就跟剛才的變化兩極反轉了。
一旦黑棋逼過來,白棋反而陷入到了劣勢當中。
應傑自然也看出了高永夏的如意算盤,但……
有一招妙手,你沒有看到,但是我卻知道!
第四十手,白棋,扳!
落完子之後,應傑抬頭看向了高永夏。
你問我什麼是應傑?
現在我就來告訴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