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隋波以開玩笑的口吻,
委婉拒絕了現在向比爾和梅琳達基金會捐款。
但是他對蓋茨家族,在家族財富管理體系上的“玩法”。
還是很感興趣的……
隨後他還是詳細詢問了一下詳情,希望能“學習”蓋茨基金會的運作模式。
要知道,
明年比爾蓋茨就正式退休,離開微軟。
但之後十多年裡,
他的財富卻始終在增值,繼續蟬聯了多年的“世界首富”!
所憑藉的,就是這套家族財富的管理體系:
透過三個管理主體,即比爾與梅琳達•蓋茨基金會、比爾與梅琳達•蓋茨信託基金和瀑布投資(家族辦公室)。
對其家族財富,完成從實業資本(微軟)、金融資本,到社會資本(慈善)的轉換。
進行全面、系統的管理和覆蓋。
具體的操作模式為:
比爾蓋茨透過出售微軟股票和分紅,獲得現金;
然後將現金,注入家族辦公室(瀑布投資)。
由瀑布投資進行金融資本投資和管理資產增值。
其主要目的是分散投資,減少比爾•蓋茨對科技行業的風險敞口,實現財富的長期保值及增長;
再將瀑布投資的投資收益,以股票和現金的模式,“捐贈”給蓋茨信託基金;
注意,是捐贈給信託基金,而不是基金會!
然後再由蓋茨信託基金,以“資助”的方式,為蓋茨基金會的運營提供現金。
最終,由比爾蓋茨基金會稽核專案,對外捐款……
自1994年成立家族辦公室以來,
比爾•蓋茨的身家翻了近290倍。其基金會所捐贈的資金規模也無人能及。
這種“玩法”,
就是所謂的“以商業眼光來看待社會問題,用商業規則來解決社會問題”。
之後老馬搞基金會,
號稱:“像經營企業一樣做慈善”。
也是走這個路子……
其實現在,
包括隋波自己的BN辦公室、SWT家族信託和隋波基金會。
同樣也是按這個“三位一體”的模式來搞的。
畢竟實踐證明。
這種家族財富的管理模式,不僅兼顧了家族財富的保值增值、家族傳承。
還實現了“財富價值社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