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英正思緒間,忽地咚地一聲。
她額上被敲了下,生疼地“嘶”了一聲,瞪了瞪陳易:“你打斷我思路了。”
“打斷就打斷,你老想這麼多幹嘛,小小年紀,想來想去。”陳易全然沒有打斷她思緒的愧疚,反而露著一副笑嘻嘻的模樣。
思緒被打斷,陸英滿臉不悅,她冷哼道:
“你說我小小年紀,可你都不知我在想什麼。”
“想什麼?”
“此去重陽觀劍池,若不是我去還好,可卻是我去,人人都說我道心如鶴,可若我不得緣法,就給師尊丟臉,也讓大家都大失所望。”
陸英說話的時候,臉上帶著心憂。
陳易道:“你擔心這個?”
陸英聽他這語氣,便梗起脖子駁道:“不行嗎?我為什麼不能擔心這個?”
話音落下之後,陸英心頭便無數詞彙翻湧,頃刻間演練上好幾遍的爭吵,無論陳易要說什麼,她都會一一駁斥回去。
“傷春悲秋做什麼?”
“我就…”陸英話還沒說完。
嘩地一聲。
讓陸英沒想到的事,陳易摸出了那豬臉面具,直接套在了她腦袋上。
他指著她鼻子笑道:“你是豬,別想這麼多。”
陸英把面具扯了起來,氣憤道:
“我才不是豬。”
陳易慢悠悠道:“你把這些想來想去,又有什麼意義?船到橋頭自然直,我雖然也有時會想很多,但從來不喜歡想太多。”
陸英正想駁斥,卻又聽到一句。
“修道之事,最需要水到渠成,而最要當心過猶不及。”陳易淡淡道。
陸英怔了下,不禁喃喃琢磨。
她如今擔心這擔心那,也沒個解決辦法,不正是過猶不及嗎?
這句話師尊也曾說過,但陸英聽雖聽在耳內,卻未曾有過領悟可言,如今聽陳易這個假道士一說,竟有些許感悟……
難道上上籤真的沒錯,利見大人,他真是所謂的大人?
可是,還是好氣!
陳易不去理會她,而是轉頭在城裡找人問望月樓的位置。
“走過這條街,往左拐一下,看到仁和當鋪的時候,再往前走一百步,穿過第三條巷子就是了。”
問過望月樓的位置之後,陳易帶著陸英大步而去。
拐過數條小巷,走過幾條衚衕,又一路詢問,終於拐入到一條下坡路上,遠遠就能看見宅院的一角。
亭臺樓閣、雕欄畫棟,這山同城畢竟繁華過,又不是京城這種寸土寸金的地帶,說是青樓,但不是一棟樓,而是寬闊的園林院落。
而庭院越是典雅,才越能覓到更多的文人墨客、商賈官宦。
陳易眺望望月樓間,路邊忽地有人挑擔走來。
“賣煎餅咯,賣煎餅咯。”
原來是走街串巷賣煎餅的攤販。
山同城雖說繁華,但也不比京城,販子要挑擔滿城跑的去賣各種各樣的吃食。
巷子狹窄,僅容一人透過,販子身後有出路,只消他退後讓一讓就是了,所以陳易領著陸英大步而去。
然而,販子並未讓路,徑直走來。
秦圖挑著扁擔,口中吆喝道:“哎,公子讓一讓路,讓一讓路,算了,我讓個路吧。”
陳易腳步停住,陸英眉頭微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