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劉嫂子好。”
陸靜秋在樓下和她打了聲招呼,接著繼續搬東西。
她帶來的,就是鍋碗瓢盆,一個電視,一個電風扇,一個電飯鍋,收音機。
剩下的就是三口春夏秋冬的衣服,當然,大多是她和兒子的,老公的還真沒幾件。
小姨看著已經十一點多了,問道:“到飯點了,這邊有買菜的地方麼?”
“有,小姨,今天中午咱們在食堂吃,家裡還沒有煤氣,沒法做飯。”
蔣南州也沒讓收拾,休息了幾分鐘,帶著他們去了食堂。
這邊的食堂離工廠比較近,住的地方有些距離。
走路需要十幾分鍾。
蔣南州說,這邊近五千多員工,家屬都生活在軍工城裡面,這個算是一座城了,除去車間廠房,有各個廠區辦公樓,也有生活區家屬樓,在生活區裡面,燈光球場、俱樂部,學校,醫院,澡堂,招待所,供銷社,小賣部,每個廠區都配有鍋爐房等配套設施一樣俱全,多數都是紅磚青瓦樓房,四層樓高六層樓高,都是依山而建,遍佈在大山腳下,裡面有。
小姨驚道:“還有學校,醫院呀,我還以為孩子上學還得跑到城裡呢。”
蔣南州道:“這邊有一個很大的育紅班,小學,還有初中,高中沒有,上高中得去縣裡。”
陸靜秋道:“這就很好了。”
這一路上,陸靜秋看到了個小賣部。
還看到了社群俱樂部,其實就是老年人活動的地方。
下下象棋,打打牌,聊聊天的地方。
還有一個很大的操場,乒乓球桌,籃球場,還有足球場。
蔣南州道:“幼兒園和小學在居民區後面。初中在一廠廠子右面那處空曠的地方。”
陸靜秋從遠處看了一眼,還真有個一排房子。
食堂在一處半山腰地方,離幾個廠區都近。
關鍵這食堂特別大,關鍵要容納這麼多人呢。
分樓上樓下兩層,樓下都是正常打飯的,樓上是小炒區。
請客吃飯可以來樓上,但要自己另外付錢。
二表哥笑道:“這地方比咱們大院還好哩。”
蔣南州也覺得,之前他聽說過這個地方,但是沒來過,沒想到意外的被分到這個地方了。
和他一起的,還有他們班的一個同學,也分到這裡了。
以後的日子,他要在後方為祖國發光發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