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灣南部的沿海小村村民們世代生活在這裡。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海洋漁業是這個不大的小村子唯一的經濟來源。
今天天氣晴朗,海面風浪不大。正是出海捕魚的好日子。
當了一輩子漁夫的石老漢走在海邊,嘴裡叼著一個和他一樣上了年紀的老菸斗。一邊抽著,一邊愜意的散步。
看著開始變紅的晚霞,吹著海風。等待著村裡的年輕後生們,平安歸來。
前邊海灘上趴著的是什麼?好像是個人?
石老漢慌忙上前。哎呀,果然是個人,渾身溼漉漉的。
石老漢連忙將手裡的菸斗丟在海灘上,一路小跑回到村裡叫人。
村裡的年輕男人還沒返航,一群姑娘還有年紀最小也有50出頭的老漢們手忙腳亂的幫忙把海灘上的人抬回石老漢家中。
“他沒什麼事。是脫力了,沒有溺水。睡一覺就好的啦。估計明天早上就能醒過來,辛苦你照顧一晚。”
老村長站在石老漢家裡說道,石老漢也點點頭。
不多時,石老漢的兩個兒子也回來了。在聽過石老漢的描述後,兄弟二人都很大度地表示願意接納這個不明身份溺水的可憐人。
一夜無話。
陳銘終於醒了。十公里泅渡真是要人命。別看只位元種部隊訓練的3公里武裝泅渡多了點,又沒有攜帶裝備。但這體能的消耗越到後面,越是呈幾何倍遞增。
好在,陳銘趕上了傍晚的漲潮。看到自己的方向正確後,陳銘用盡最後一絲力氣,在水中脫去自己的潛水服,丟掉自己的護目鏡。
哪怕現在國內的潛水服還有水下刺刀都是進口的產品,但陳銘不會允許有一絲暴露自己軍人身份的可能。
“兄弟你醒了?我叫石登。你叫啥?”
石老漢的二兒子此時正按照大哥和父親的吩咐,守在陳銘的床邊。
“啊,我叫陳克銘。謝謝你救了我。”
陳銘剛準備說自己真名時,突然覺得不妥,轉而編了個名字。其實也不能算假名,陳銘就是克字輩的,在農村的爺爺叫他總是叫克銘而不是陳銘。
“嘿嘿,不是我救的你,是我爹和村裡的人救的你。對了,聽你口音,不是我們呆灣人吧。”
石登對村裡來了客人,還是被自己村裡救下來這事,顯得很是開心和自豪。
“嗯,我是相港來的。出海玩,落水了。”
陳銘用越帶一點粵語的調子回答道。暗暗為自己的機智點贊。
漢東省出身的陳銘從小就在爺爺處學會了粵語,此時配合自己的表演,天衣無縫!
只是,他卻不知道,因為自己這個行為和日後駐呆辦來找他的同志失之交臂。
“好了,小登。快叫客人來吃飯,等下還要去縣城呢。”
來人叫石攀,兄弟二人的名字取自攀登的意思。石老漢的名字取得不錯。
陳銘和石家三人吃過飯,謝過三人後,又到村裡挨家道謝。小村子裡的人,對這個禮貌帥氣的年輕人也漸漸開始抱有好感。
“石老,請問村裡有電話嗎?我想和家裡打個電話,好讓他們儘快來接我。”
陳銘在村裡道謝完,和陪著他的石家二兄弟一起進門後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