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年味兒尚未淡去的2006年年尾,山村的新年氣息依舊很濃郁。
呂媽終於將抹布洗乾淨搭在晾衣繩上,看著收拾得乾乾淨淨的屋子,這會兒也捶了捶腰。
“可算是幹完了……”
她本身就愛乾淨,屋子向來收拾得井井有條,平時這點兒活兒也根本不在話下。
可今年不一樣。
一來,大成跟珍珠在帝都生活,還時不時寄些錢回來,幾次三番說要讓她養養身子,可別跟他爸一樣老來多病,自己受折磨,兒女也牽掛……
享福誰不願意呢?
以前是瞅著孩子們壓力大,老的也繃緊個弦。
如今眼看著大成的生活越來越好,聽電話裡的意思,年底再也不用愁了。
這一輕鬆,呂媽忍不住也就松泛了一點兒,幹活沒那麼拼了。
如今在家伺候伺候老頭子,眼看著他腿腳漸漸麻利,孫子如今也能歪歪扭扭站起來喊兩聲——
這就很好了。
……
當初這娃兒在保溫箱裡待了好幾天,想著身子弱不好養呢。
誰知道爹媽扭頭去帝都之後,每個月都寄來各種營養品,什麼補鈣的補這這那啥的。
但凡是講能給孩子吃的,老兩口一天三頓,那可半點都沒捨不得。
再加上農村孩子本身也皮實,如今一歲過去,這孩子看著雖然稍微瘦一點,可年頭年尾也沒生什麼大病,儼然體質已經慢慢補過來了。
這可真是老天保佑。
正琢磨著,呂爸牽著孫子,佝僂著腰,一步一步往回走。
呂媽趕緊迎上去。
“哎喲,我小寶今天真厲害,走這麼長路,累不累呀?”
一邊說一邊看著老頭子:“怎麼樣?今天走的時間長一點了吧?”
呂爸也高興。
“強多了,比昨天多走了十分鐘,明年咱要是真去帝都,我去那兒也不用人服侍了。”
“還能給你搭把手。”
呂媽一聽這話,笑容反倒是收了兩分,表情有些不捨:“真去啊?”
話音未落,只見外頭一輛三輪咣咣噹當順著山路開過來,呂成和珍珠下了車。
……
三輪車的車廂裡塞滿了各種各樣農村走親戚最合心的節禮,大桶的糖油,知名的菸酒,樣樣拿出去都很有誠意。
光是卸這些東西,就頗費了些時間? 呂成最後從車上拿出一副對聯下來? 對一旁幫忙拎東西的呂媽說道:
“媽,漿糊打好了吧? 下午咱們早點貼對聯。”
正說著? 鄰居家嬸嬸也抱著盆子過來了。
“大成回來啦?年貨買的怎麼樣?早跟你媽說了別打漿糊,我家一次做好? 咱們這幾家輪著用,省事兒。”
再一看滿地的菸酒糧油? 忍不住愣了一下? 語氣有些遲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