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非羽把地圖一攤,這幾天的努力成果都被如實記錄在了地圖上。
以阿白之前的備忘錄為靈感,杜非羽把花洋夜市的地圖放大數倍,用各種符號和顏色表示不同型別的攤位。
這樣相關攤位的時空分佈就完全展示了出來。
最重點的幾十家煎餅攤子,幾十家烤肉攤子,還有數家賣文玩小擺件的攤子,都被杜非羽重點光照。
除了被標紅的位置分佈,口味,客流量,攤主的營業時間,招攬客人的手段,都被杜非羽一一說明,甚至連攤主的性格和性別,起手的風格,都被杜非羽記錄在內。
相比於阿白的隨筆記錄,這份資料從各個角度進行了完善,已經可以真正地稱之為報告了。
如果杜非羽精通資料技術,他一定會發現,自己在無意間做了一次原始版的大資料整理。
沒有計算機構建模型,也沒有完整的資料普查。
杜非羽只是憑藉著一支筆,兩張地圖,和凌空飛行的本事,完成了一次接近真實情況的嘗試。
“這樣看上去……果然會有不一樣的感覺。”李牧白盯著那些標記端詳了好久,“老杜,我想你一定有話說。”
杜非羽嘆了一口氣:
“這時候不應該你們拋磚引玉嗎?算了,我說。”
他拿手一指,說道:
“你看,幾十家烤肉攤子,主要分佈在第二條街和第三條街,靠近廣場的這一片,是競爭白熱化的地區。”
“嗯,那裡的烤串翻滾得跟海洋一樣。”李牧白應道,“但是很不巧,我們在這個街口,離那個地方比較遠。”
“對。除了廣場附近,其他地方的攤位密度實際上比較合理。如果我們做烤串的話,在人流量這麼密集的情況下,遇到的競爭應該不會像老胡說得那麼嚴重。”
阿白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那是不是說,激烈的競爭發生在整體上,卻並不發生在區域性地區?也就是說,我們根本不需要考慮整體的競爭,我們只需要考慮怎麼和同一條街道的人競爭就可以了?”
“是的。”杜非羽再次表示肯定。
“客人去了隔壁街道,我們就是喊破嗓子也拉不過來,那不過是間接的競爭。但同一條街的攤販就是面對面搶生意,這是直接競爭。而直接競爭才更需要注意。”
李牧白敲了敲桌子,道:
“看來道理已經很明顯了。那按你這一張圖,我看看……作為煎餅店,我們的競爭對手有三家,作為烤串店,我們的競爭對手有五家,而這個阿白的紙扇店……”
“一家競爭對手都沒有?!”
李牧白感覺有些奇怪了。而阿白則笑道:
“其實是有的。但大部分集中在第二條街和第四條街的藝術區,還有就是廣場邊緣。第三條街上沒有這種東西。”
“而且你們看,這八家的競爭對手和我們之間的距離。”杜非羽又拿手一指,“有三家店在這條街的末尾,但我們在這條街的靠前的那一段。”
“我知道了,你是想說,每個攤位都有自己的影響範圍吧?這樣看來,他們三家對你的影響也非常有限了。”
李牧白說完,還想等杜非羽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