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並沒有給杜非羽帶來更多的影響,硬要說有什麼收穫,就是朋友列表中多了一些人而已。
結果沒有出來,但似乎對阿白來說也不太重要。畢竟已經得到了他人的認同,她便有了更大動力去完成想做的事情。
競爭是什麼,產品又是什麼
杜非羽在博物館思索過後已經明白,意味嘗試著圈住自己的領地不是辦法,做最適合的,順應著周圍的局勢生存下去,才是最好的辦法。
強者恆強,但適者才會生存。
道守於一。在阿白不在家的這段日子裡,杜非羽的早餐店迴歸了本質。
過午不做。
無謂的價格消耗不做。
早餐以外的東西不做。
現在店裡的原材料就變得清淨了。
除了五種粥品,三種飲料,早餐便是紅糖白麵兩種饅頭,菜肉蘿蔔三種包子,油條煎餅餈粑魚糕四種炸食。
杜非羽把最精銳的部分放在包子上。
肉當然不能全是大肉。放一些圓蔥,放一些粉絲,把五花切小塊,而不是把精肉揉成團,加入秘製醬料。
花洋人喜歡豐富,口味又略甜,醬料當中便多放些提鮮的東西。
醬油、冰糖、甚至是海鮮醬,這些東西都有甜味。
菜包當然也不是貧乏的菜。
花洋人有兩種美食,全都體現了花洋百姓對於蔬菜滋味混合的經驗。
一種是春捲。春捲選薄面皮,時鮮蔬菜一樣不少。韭菜切段取一個香味,白菜剁碎取一點鮮味,蘿蔔切絲要幾分甜味,再加上粉絲、生薑末,春天就在一口之中了。
另一種是豆丸。和春捲一樣,是混合的藝術,只是更多了豆製品柔滑的口感,用澱粉固定成型,成為了可愛的丸子。
杜非羽起先也考慮過做這兩樣東西。
但是雜而不精,他最終只取其意,而不求全通。
現在,俗世裡的他,精力是有限的。
但退讓卻產生了意想不到的結果。
本來銷量穩定維持在上一個最高位的60左右,但方欣欣的到來帶來了一切的轉機。
較真的人果然要問,她和一人一狐的關係更近,總不喜歡杜非羽嘴裡跑火車。
好在,她並沒有某些富家大小姐傲慢的毛病,一聽阿白是做早餐的,竟然還好奇地過來參觀,甚至帶了一大袋包子回去。
這一袋包子引發的多米諾骨牌一樣的反應。
大概是包子當中的道,被品嚐者賞識,之後來買的顧客,竟比原來的更多一些。
但更重要的是,這多出來的顧客,並不來自這個小區
第一次,杜非羽的早餐銷售範圍第一次跨出了東城小區的壁壘
方欣欣的家中請一次客,客人吃過包子,感覺喜歡,便詢問店家。一傳十,十傳百,口碑的傳輸速度,比想象中的要快。
但是這還不夠
杜非羽思路變得活躍,他想到了之前在花洋夜市出現過的美食偵探。
他翻了半天手機,好不容易找到了之前留下的電話號碼。一個電話過去,美食偵探愣了半天沒想起來杜非羽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