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趙頊第一時間就理解了韓琦那一眼的深意。
從此,便留宿福寧殿,日夜不離。
即使如此,先帝彌留之際,在韓琦、文彥博一再請求下,終於答應立儲時,還是出了問題。
當時,文彥博拿著紙筆,請先帝寫字,確認聖意。
第一次,先帝寫的是:立大王為太子。
可先帝有三子,皆封王,也皆可被尊稱大王。
在旁邊看著的韓琦,只好請求上意明確。
先帝這才無奈,批語:穎王頊。
本以為,事情到這裡,就該結束了,誰想,當韓琦文彥博,依照制度宣了翰林學士張方平到了御前,草擬立儲制書時,又出了問題。
先帝在寫字確認時,只寫了:明日降制,立某為皇太子。
但,太子的人名,卻沒有寫清楚,張方平根本無法辨認。
無奈之下,韓琦只能硬著頭皮,繼續頂上去,這才得到了明確的聖意:立穎王、大大王為皇太子。
這才終於確定了立儲!
當時,趙頊就在御前,親眼目睹了一切。
先帝的不甘、掙扎,他看的明明白白。
也聽到了,韓琦、文彥博在出殿門時的竊竊私語。
“看到官家剛才的樣子了嗎?人生到了這個地步,連父子竟也如此?!”
“國家大事就是這樣啊,沒有辦法啊!”
想到這裡,趙頊內心就自嘲了一聲。
“朕與先帝,竟無二致!”
可權力面前,哪裡有什麼父子?
這麼一想,趙頊心裡面的那點不滿,這才煙消雲散。
當然了,他心中,依舊是不舒服的。
為君一十九年,乾坤獨斷的官家,不到嚥氣的那一刻,不到彌留的那一刻,是絕不會主動放棄自己的權力的。
這是人性!
被權力所吞噬後異化的人性!
這個時候,帷幕之外,傳來了入內都知張茂則的聲音。
“太后娘娘、聖人,宰執們在內東門下遞了劄子,請入內視問聖躬!”
高太后和向皇后,互相看了一眼。
然後,向皇后便和司藥的女官一起將官家重新放下去。
接著,高太后對趙頊道:“官家,老身與皇后且先避殿,待髃臣入問之後,再來看望官家!”
趙頊點了點頭。
於是,向皇后對自己的丈夫,拜辭了一禮,跟著高太后,一起退避到福寧殿東閣後面的便殿。
皇宋乃與士大夫共治天下。
作為天下的另外半個主人,士大夫們,一直瞪大了眼睛,警惕和嚴防一切,敢於干涉國事的外戚、內臣、武臣。
發現一個打一個!
絕不姑息!
在這一點上,舊黨和新黨,意見一致!
治平年間,帝后不和,慈聖一度垂簾聽政,結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