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仁廟親政後,劉氏一族,非被族滅不可!
心中念頭一轉,向皇后就將趙煦放下來,然後叫人搬來一條坐墩,將趙煦叫到面前,柔聲問道:“六哥,平素裡在資善堂讀書,讀的怎樣?”
趙煦認認真真的回答道:“告知母后:兒在資善堂讀書,已讀完了《論語》、《孝經》,先生們說,下個月就該讀《孟子》了!”
向皇后在閨閣時,也是讀過書的。
自然知道,儒家正統教育,發矇識字後,先教《論語》,後教《孝經》,《論語》、《孝經》讀完,才會深入教授其他經義。
而官家提倡新學,用王安石的《三經新義》取士。
新學素來推崇孟子,這資善堂自然,就會將《孟子》列入必讀。
但,一般的孩子,十歲前,能讀完《論語》就已經不錯了。
六哥八歲就已經讀完《孝經》。
那兩個直講,真是教得好!
“六哥,母后告訴你一個事情……”向皇后說道。
“母后請說!”
向皇后猶豫了一下,斟酌了一下用詞,道:“資善堂的兩位直講先生,以後教不了你了……”
她一邊說,一邊觀察著趙煦的神色。
確認了趙煦的神色如常後,她才接著道:“以後呢,資善堂,會有更多的、有名氣的先生來教六哥讀書!”
趙煦眨眨眼睛,問道:“有名氣的嗎?”
向皇后微笑著點頭:“是呢!”
“官家去年就已經給六哥選好了師保!”
“兩位師保,皆是資政殿學士,於國朝聲名顯赫,治學嚴謹,定能好好教導六哥讀書!”
趙煦聽著,自然知道,向皇后口中的兩位師保是誰?
司馬光、呂公著。
前者,去年剛剛寫完了《資治通鑑》,其的宮觀使,也做滿了四任。
就靠著在洛陽寫書碼字,司馬光輕輕鬆鬆的,就將自己的本官,升到了中大夫,拜為資政殿學士,隨時隨地,都有入朝拜為宰執的資格。
這在九百多年後,是不可想象的!
一個閉門造車的老學究,什麼正經事情都沒有做過的人,居然可以直升宰輔!
至於後者,如今以資政殿大學士、銀青光祿大夫知揚州。
比起司馬光,呂公著倒還算個幹吏,最起碼,呂公著是真的做過事,而且會做事的。
而這兩位,也確實很快就會回京了。
伴隨著他們的回京,元祐黨爭,將正式拉開帷幕。
不過,趙煦,也已經準備好了。
趙煦心裡面是明白的。
父皇駕崩後,舊黨的回潮,是不可阻擋的。
士大夫、宗室、外戚甚至是軍頭們,都想著換一換口味。
也都受夠了熙寧變法後,日漸強勢的朝廷。
百姓們對新法和新黨的怨言,也累積了十幾年了。
所以,換舊法大臣們上臺,做一做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