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皇后能不知道嗎?
知道的!
可趙煦的兄弟裡,除了趙佶外,有資格接過皇統的,就是趙煦的同胞弟弟趙似了。
而趙煦生前和向皇后的關係,不能說母子親睦吧,只能說形同陌路。
所以,向皇后出於自身地位考慮,是絕不會再立趙煦的同胞兄弟!
不立趙似,趙佶就是唯一的選項了。
哪怕捏著鼻子,也不得不立。
“這一世,我要爭取活到耄耋,向那後世乾隆看齊!”
“要早睡早起,要休息充足!”
“只要我活著,就可以改變一切!”趙煦輕聲呢喃著。
馮景見著趙煦失神,只能提高一點聲調對趙煦恭敬的再報:“殿下,如今當是申時二刻半了!”
趙煦回過神來,點了點頭。在心中換算了一下,大約是4點15的樣子,再過不到一個時辰,早春的汴京就當要迎來入夜,宮門也將會落鎖。
便與馮景囑咐道:“馮景,且幫我將《延壽經》仔細收拾,我去宮外散散步!”
便帶著人走出內寢,來到了慶寧宮前的花園。
慶寧宮說是宮,其實不大,攏共就那麼幾個殿宇,前後兩個院子,好多內臣在東京城裡,住的地方都比趙煦住的慶寧宮要大要好。
這是有原因的。
慶寧宮乃是英廟從濮邸被接入宮中,正位皇子前,才在仁廟的詔書下,以皇城司舊年的官廨改建而來。
而仁廟和英廟的關係,眾所周知,只能說:不熟!
作為養父,仁廟很少關心英廟,甚至到死前,都沒有將英廟真正看成自己的兒子,只說‘但姓趙斯可矣’,言下之意就是:要不是你們非逼著我過繼一個養子,我其實根本不想收養的!
英廟哪怕被以皇嗣之禮,接到了宮中。
宮中宴會,英廟坐的位置,也被安排在侍制大臣之後。
自然也就不要想,仁廟會給英廟安排一個什麼好地方,更不要想會有人好好收拾、修繕。
據說,當年的皇子位,只是簡單的收拾了一下,將皇城司的牌匾摘了,換一個皇子位的牌匾就算完事。
很多殿宇,乾脆長滿了蜘蛛網,連柱子都被白蟻蛀空了。
作為養子,英廟性格也是剛毅,突出一個恩怨分明。
即位之後,連仁廟的喪儀,都假託有病拒絕出席。
後來更是掀起了濮議,直接挑戰禮法,氣的慈聖一度動念,要廢黜英廟。
最後還是韓琦出來說和,加上趙煦父皇的緣故,慈聖才和英廟表面和好。
自然,英廟在位時根本不可能修繕、改建、擴建皇子位。
他只恨不得,保留這裡的一切,讓子孫看到慶寧宮,就能知道,他曾經受到過的那些屈辱。
能夠下詔循慣例更名‘慶寧宮’,已經是很尊重皇家的傳統了。
此地真正發生變化,還是去年,趙煦的父皇在感覺自己的身體,越來越差後,便下詔命人重修慶寧宮。
這才有了現在的慶寧宮的風貌。
不過,慶寧宮的佈局和規模,依然維持著當年皇子位的樣子。
走在慶寧宮的花園中,趙煦踩著早春的暖陽,嗅著宮中萬物復甦的氣息。
趙煦的思緒,開始紛飛。
他本以為,他早已經忘記了,在這慶寧宮中的生活。
但現在,趙煦知道,他沒有忘記!
那些兒時,在這慶寧宮中的日子,只是被塵封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