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呈上殿中的大行皇帝御容畫像,被趙煦一眼認出來:此與父皇不像也!
禮部相關官員,立刻戰戰兢兢,連連告罪。
群臣分班上前,瞻仰大行皇帝御容畫像後,也都說不像。
這下子,禮部尚書韓忠彥就只能出來請罪。
兩宮雖然對此很生氣,但念在韓忠彥乃是國家老臣之後,從輕發落,只罰了他三十斤銅,以儆效尤。
負責具體繪製御容畫像的官員、內臣和畫師就慘了。
勒停一個,衝替三個,其他最輕的也是展磨勘兩三年。
然後兩宮就命禮部重新擇人繪製,不可再出錯!
在這之後,一切終於順利。
而趙煦的表現再次證明了他的聰俊。
每一個步驟,每一個姿態,都恰到好處!
看的向太后不斷點頭,也看的太皇太后深感欣慰。
……
自景靈宮回宮。
趙煦就已經很累了,在換下沉重的冠冕後,就到了御榻上去休息。
但太皇太后和向太后,卻還需要處置國事。
特別是李定在黃昏時分再次上書,言及京東路和京東西路的諸多弊端。
這一次,李定拿到了從登聞檢院的檢箱裡得到的大量京東路、京東西路當地士民、商賈的實名控訴。
所以,他的上書內容也就不再侷限於保甲保馬法。
而是全面掃射整個京東路都轉運使司從元豐三年以來,推行的榷鹽法、榷鐵法和榷酒法!
相關的控訴和文字,送到兩宮面前,哪怕是曾經對新法最為不滿的太皇太后,都被吳居厚的膽子嚇到了。
當即命令李定,連夜帶人從汴京出發,前往京東路都轉運使衙門。
把吳居厚、霍翔、呂公雅等人全部帶回汴京待審。
同時命李定為‘京東路都轉運使巡查使’。
讓他在京東路都轉運使及其下轄的官署,就地主持調查。
至此,京東鐵馬案,徹底引爆!
也是虧得如今汴京城上下都知道,市易法、均輸法廢除在即,堤岸司也要撲買。
不然,單單是李定上書所言的細節傳出去,今天晚上,整個汴京城都要沸騰。
而現在,汴京人雖然依舊罵罵咧咧,可終究沒有那麼大火氣,也沒有那麼大怨氣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