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百五十七章 封賞(2)

李清臣無奈,只能俯首:“伏唯陛下聖明。”

因為這個事情,他還真不好辦。

換了旁的將帥,他是有藉口和理由,可以繼續找的,甚至拿著大義,在御前爭辯。

但問題狄詠身份很特殊。

他女兒在宮中,未來必是皇親國戚。

這樣一來,狄氏和天家就是一家人。

人家一家人,自己內部協調好就行了。

外人是很難干涉的。

趙煦卻在這個時候,笑著道:“卿不必憂慮。”

“狄詠只是暫代朕統管御龍第一將諸事而已。”

“過個兩三年,朕將御龍第一將,改為新軍後,其自會離任。”

李清臣頓時明白了,這是官家的承諾——狄詠不會再次領兵出征。

既然如此,那他就不可能威脅到士大夫們執掌西府。

於是,李清臣再拜稽首:“聖明無過陛下!”

趙煦嗯了一聲,沒有多說什麼。

只在心中感慨了一聲:“大宋的文臣士大夫們的階級覺悟就是高!”

他們是真的,將這個天下,這個國家,視作了他們的私有物。

無論新黨、舊黨,都有很高的主人翁精神。

這看上去,雖然有些糟糕。

但其實趙煦很滿意。

為什麼?

因為,這就意味著,趙煦和他們的利益高度一致。

只要協調好步驟,加強溝通和理解,做好內部利益妥協。

那麼,整個統治集團就會是鐵板一塊!

一個鐵板一塊的統治集團,一旦達成了共識,能迸發出的力量,是超乎想象的。

所以,趙煦一直很注意這一點。

他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會盡可能的和宰執們商量、解釋。

爭取士大夫集團的認可,至少是默許。

至於以文馭武對不對?

這就見仁見智了。

反正,在現代的列強,無不是文官統帥三軍。

作為暴力機器的軍隊,始終都被置於文官的統帥下。

況且,大宋也不是沒有武將的自留地。

反正,在趙煦的理解中,樞密院相當於國防部,而三衙類似總參。

剩下的封賞,趙煦就沒再幹涉了。

幾乎是都堂報什麼,他就批什麼,頂多做一些微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