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堂令廳,蒲宗孟正在看著人,裝飾自己的右相令廳。
元祐以來,他是這個右相令廳的第三個主人。
而在他之前的兩位,都有著自己的審美。
韓絳為右相的時候,這位宰相喜歡典雅,追求簡單素雅。
所以他的令廳中,擺放的都是些一般人看不懂,但價值連城的玩意。
呂公著為右相的時候,這位‘禪相’,喜歡打坐,熱愛玄理。
所以他的令廳,幾乎可以算是某種程度上大宋佛家的展覽廳
各種佛像、佛寶和充滿禪機的字帖,擺滿了他的令廳。
而蒲宗孟是個什麼性格呢?
看他命人搬進令廳的那些東西就知道了。
為了彰顯自己的文人風骨。
蒲宗孟命人,將他那些親戚贈送給他的字帖,懸掛到令廳各處。
一時間,這都堂右相的令廳中,文豪之氣大放光明。
耀的人眼睛都睜不開!
這些字帖中,有他已故的妹夫,濂溪先生周敦頤親筆所寫的《愛蓮說》。
也有他的親家,目前在陳州為官的蘇轍贈送給他的那幾副書貼。
而在最顯眼的位置,掛著的是,在登州的蘇軾,親筆所寫的《寄題蒲傳正學士閬中書閣詩》!
全部是真跡!
隨便一件,放到現代,都是國寶!
而除了這些字帖外,還有一大堆珍貴的文房之物。
在這些東西,最珍貴的就是蘇軾贈送給他的那一方【黼硯】。
此硯,無比珍貴!
因為它是御物!
乃是真廟所愛的文房之寶。
真廟大中祥符年間,因章獻明肅所請,將此硯賜給了劉氏外戚的第二代劉永年,劉永年得到後,又轉贈給了自己的舅舅王齊愈。
蘇軾被貶黃州,與王齊愈交好。
知道他有這方寶硯後,就想方設法的將之弄到了手裡。
在這個過程中,蘇軾用了數不清的手段。
包括但不限於,後來從米芾手裡,坑蒙拐騙弄走紫金硯的手段。
只能說,大鬍子是個慣犯!
不過,大鬍子有一點好,他痴硯,但絕不藏私。
他一生過手的寶硯數之不盡,但都會在把玩一段時間後就送給別人。
追求的就是一個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所以,這方【黼硯】,蘇軾把玩了一兩年後,就送給了蒲宗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