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壽郡夫人,已經有兩年沒有回京了吧?”趙煦看著向太后送到他手裡的表章,輕聲問道。
“嗯!”向太后頷首道:“夫人是文忠公的賢內助,也是大宋命婦的典範!”
“當年,文忠公在世之時,便恪守禮教,只在家相夫教子,即使常常奉詔入宮,與慈聖光獻說話,卻也從不談論政事……”
趙煦聽著,只是笑了笑。
從不談論政事?
怎麼可能!
治平年間,濮議之爭的時候,薛氏就深度參與其中。
後來說服慈聖光獻與英廟和好的人裡就有她!
至於熙寧變法?
以趙煦在現代所知,她怕也是在慈聖光獻之前,攻擊過王安石的。
至少也是,經常被慈聖光獻問起過宮外的事情的。
趙煦為什麼知道?
因為他在現代,看過出土的蘇轍所撰的薛氏墓誌銘。
其中,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自是每入輒被顧問,遇事陰有所補……內臣有乘間語及時事者,意欲達之文忠。夫人正色拒之曰:“此朝廷事,婦人何預焉!且公未嘗以國事語妻子也。”
嘿嘿!
眾所周知的,墓誌銘都是美化且粉飾過的文字。
連美化的文字,尚且記錄下了這些事情。
現實又該如何?
反正,慈聖光獻生前,少有的幾次出宮,至少有一次是奉獻給了薛氏。
根據墓誌銘記載——慈聖嘗幸集禧,過其舊廬,使人訪問夫人……
關係竟親密到了這個地步!
可見薛氏在慈聖光獻面前的影響力!
而薛氏又與向家、曹家、高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以趙煦所知,起碼有一個薛家人娶了向氏婦,而且是在向太后與趙煦的父皇成婚之前的事情。
趙煦上上輩子,還見過對方!
雖然印象已經很淡了,甚至都忘了到底是誰家的命婦?
但,有著這層關係在,向家和薛家就是親戚!
所以,當著向太后的面,趙煦用著溢美之詞讚道:“夫人賢名,兒臣亦有所耳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