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祐二年七月壬子(初三),呂公著精神飽滿的入宮了。
前日的抵當所第一次買撲,讓他大出風頭。
且他知道,這必定名載史冊!
而且是賢名!
這就真的太棒了!
勝過了一切靈丹妙藥,讓本來被繁重的政務工作,壓得喘不過氣來的他,一下子就年輕了許多歲。
腰不酸了,腿不疼了,說話都比過去聲音要高上幾分。
沒辦法!
壽州呂氏,是有汙點的啊!
想當年,范文正公仙去,墓誌銘請歐陽文忠公撰寫。
文忠公為了緩和矛盾,就在墓誌銘上寫了文正公與他爹後來和好了,都是大宋忠臣,都是為了國家,為了公義。
然後……
富弼、範純仁,統統不幹了。
尤其是範純仁,堅決的刪掉了文忠公所撰墓誌銘上記述文正公與呂公著之父和好的文字。
文忠公因此放話——非吾文也!
這個事情,因為牽扯的人太多,且捲進去的人太有名望,故此一度沸沸揚揚,天下側目。
順便也將他爹再次釘死在奸臣的恥辱柱上。
身為人子,自是父辱兒恥。
而如今,隨著他呂公著主持的大宋抵當所買撲順利進行。
朝野上下,一片讚譽。
關鍵,還是州郡士人,紛紛歌頌!
都說他有‘管、鮑之賢,宋、姚之能,杜、房之功’。
是當代的名相!
連帶著他父親的風評,也開始好轉了。
昨天的汴京義報,就特地開了一個章節,來向讀者介紹、讚譽他爹為相時的那幾個故事。
更是在文章的結尾,評價他的父親——於天下事屈身舒捲,動靜有術,忠心奉上,始終如一,是以謂之文靖!
呂公著看完,渾身舒坦,後來在得知,這篇文章好像是康國公韓絳奉旨所撰後。
更是興奮得不得了。
這不,今天還沒到卯時,他就在星光和元隨們提著的燈籠開路下,到了都堂。
看了一早上的公事,到現在依然是精神矍鑠,鬥志昂揚。
但,跟在呂公著身後的那兩個中年文士,就沒有呂公著這麼樂觀了。
他們都是低著頭,一副惴惴不安的樣子。
呂公著見了,忍不住提點:“伯和、叔弼……”
“當今官家,可不喜歡臣子們在御前,過於拘謹……都活潑起來,輕鬆起來!”
兩個文士,聽了呂公著的話,都是拱手道:“多謝相公提點!”
但,心依然忐忑。
他們兩個,就是歐陽修的長子歐陽發及其三子歐陽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