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八百七十四章 吐蕃正統在大宋

李清臣苦笑一聲後,拱手道:“奏知陛下,朝野人心浮動,臣也是無奈,不得已才來乞陛下指揮!”

趙煦嗯了一聲。

對於李清臣的為人,趙煦是很熟悉的。

這位大臣人品道德是過硬的,能力也是很不錯。

屬於新黨內部,少有的謙謙君子。

他的問題也在這裡。

太君子了!

太講道德和原則了。

平時還好,一旦遇到政治極化的環境,他這種人,就是典型的兩邊不討好,兩邊都討厭的人。

比如,在趙煦的上上輩子,紹聖紹述之後,李清臣居然想著和舊黨握手言和,讓舊黨投降輸一半,回到熙寧、元豐,新舊兩黨鬥而不破的政治中去。

這誰肯答應啊?

於是,這位在元祐後期,為趙煦親政立下汗馬功勞的宰執,在紹聖初年光速出局。

極化的政治,不需要中間派。

只有保守派和激進派之分!

就是那種,保守派覺得激進派太保守了的區別。

而在如今的這個事情上,李清臣顯然是遇到了和他在紹聖初年一樣的問題。

他想和稀泥,讓所有人都滿意。

但最後的結果,肯定是所有人都不滿意!

想到這裡,趙煦就看向李清臣,道:“相公……”

“臣在!”

“說說看吧,相公都遇到了些什麼問題?”

李清臣嘆了口氣,奏道:“陛下,自樞密院公佈入京述職文武官員名錄以來……”

“朝野物議,便一直在說: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安祿山殷鑑不遠云云……”

趙煦聽著,只是笑了笑。

安祿山、史思明兩人,在安史之亂後,可是長期在魏博、成德、范陽(盧龍)三鎮地區,被民間尊為聖人。

香火祭祀不絕。

甚至可能在現在,都還有人在偷偷的給安祿山、史思明上香。

這些可都是漢人!

而且安祿山、史思明叛軍中,絕大多數的軍將、士兵,都是漢人!

所以,安史之亂是一場新的五胡亂華嗎?

錯!

是李唐政權,長期漠視、壓榨、剝削、歧視打壓河北人民,將河北人當耗材,極盡壓榨了百年後的總爆發!

沒有安祿山、史思明,也一定會有王祿山、張思明來造反。

這是不以任何主觀意志而改變的客觀結果。

安祿山、史思明,只是適逢其會而已。

是河北人推出來的代言人。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