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做到的?
不用懷疑!
必然是無數人的血淚,甚至是血肉鋪就的。
何況除了官方途徑,趙煦在熙河,還有李憲留在熙河的內臣們。
這些人一直在不間斷的發回,有關熙河的情況。
讓趙煦知曉一些熙河地方的實際情況。
不過,話說回來。
向宗回、高公紀,其實也沒有騙人!
因為他們說的是事實!
雖然,只是事實的一部分!
可部分事實也是事實啊!
隨便去問熙河地區的那些部落首領、貴族、棉田主、漢人文武官員們。
他們肯定會回答,熙河棉莊實在是太棒了!他們對棉莊的僱工,更是充滿了關愛!
而這很可能也是事實!
因為,比起在熙河開荒、種棉花。
無疑,還是當農奴更地獄!
熙河的棉莊,只是累了一點,也只是苦了一點。
可至少,有工錢拿,還能有個住的地方,一日三餐不說吃飽,起碼有東西吃。
他們最多是累死、病死。
但不大可能餓死、凍死。
一般,也只是零星的死去,不大可能,一死就死一戶口本,甚至直接整個部落死光光。
而,這就是進步!
所以,趙煦也就由得向宗回、高公紀粉飾了。
甚至還親自下場,給他們描述的熙河定了性。
“朕聞孟子曰: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
“熙河之政,已近於此矣!”
“朕甚嘉之!”
向宗回、高公紀兩人,當即就美滋滋的拜道:“臣等惶恐,唯願為陛下犬馬走,若使賤軀先填溝壑,此生足矣!”
於是,趙煦當場下詔,拜向宗回為提舉熙河蘭會路棉田諸公事,高公紀為同提舉熙河蘭會路棉面諸公事,併兼任管內勸農使、興修水利使,依舊兼差熙河蘭會路邊防財用司,命兩人總責熙河全境及周圍區域的棉田種植、開墾事宜。
兩人大喜,當即頓首謝恩,表態一定不負朝廷和官家的期盼,回去後一定兢兢業業,爭取為朝廷社稷再立新功!
……
就在趙煦在崇政殿上,聽取向宗回、高公紀的述職報告的時候。
慶壽宮內寢,此刻一片寂靜。
懷抱著狸奴的太皇太后,靜靜的聽著她的親信心腹,跟了足足三十餘年的奉聖仁壽夫人王氏的報告。
“張氏真這麼說?”太皇太后問道。
王氏低著頭,輕聲答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