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36章 恐怖的蝗群

隨著府城、縣城內不斷貼出的告示,還有衙役,乃至於駐地將士們的沿街宣傳,以及官吏們親自到下方去走動,蝗災可能要轉移到他們南邊兒的訊息,在整個寧安府便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

此事關係著自家今年的收成,百姓們更是無有不關心的。

他們或是呼號、或是奔走相告,讓蝗災之事頓時便成為寧安府內最熱的話題。

不管是街頭巷尾,還是田間地頭,都能聽到百姓們談論蝗災和蝗蟲。

往後逐漸發展到,不少人出門都得帶網兜和麻袋,不管是去上工還是下地,亦或只是出門散個步,這兩者都不敢離手。

甚至連那些總角孩童出去玩鬧時,身上都能帶著小型的網兜麻袋,以備隨時抓蝗蟲去那薛家換銅板。

種了莊稼的百姓們更不用說,幾乎是天天守在田頭,甚至有人連飯食都要帶過去,守著那全家的生計。

個個都拿著‘武器’嚴陣以待。

至於蝗蟲天敵——雞鴨鵝的價錢,更是被不斷炒高,一時之間成了炙手可熱的新貴。

而整個寧安府的百姓裡,最放鬆的莫過於那七十萬無田無地的流民,以及豐慶縣和周邊將田地租種給薛家的百姓。

當然,在放鬆的同時,他們也擔心薛家那幾十萬畝地的收成,萬一它們被蝗蟲吃得斷了收成,等到收穫的季節,自己就不能如往常那般去做工了啊!

因此,這些人就成了薛家自家之外,最關注他們那幾十萬畝番薯地的人。

有那麼多鴨子在,又有這麼多百姓時常關注自家的田地,對於度過這次蝗災,薛家也多了一分信心。

不僅是民間,官府也抽調大量人手,守在整個寧安府的東、西、北側,以便及時得知蝗蟲群的訊息,儘可能地阻止它們的入侵。

話說,這蝗蟲不是從北邊兒來的嗎,他們不是應該重點駐守北側,集中力量辦大事兒?

那是因為,蝗群並不一定會沿直線前行。

大方向來說,確實是由北到南,但要具體到詳細路線,誰也判斷不準蝗群的實際行蹤,它們隨時可能從任何方向飛過來。

那為何不用駐守南側呢?

這還用得著說,南側可是東神野林!

不管這蝗蟲群再如何能耐,它們都不可能飛越整個東神野林。

因此,不管它們怎麼繞,都繞不到接近野林的那側再飛回來,所以這邊安全得很,幾乎可以說是人類的天然屏障。

在百姓以及將士們的嚴陣以待下,這被官府稱為機遇與危機並存的蝗蟲群,終於在某一日進入寧安府境內。

逐漸炎熱的天助長了蝗蟲的繁衍,再加上,隨著秋季的到來,北方那批四五月份時瘋狂肆虐的夏蝗所產下的蟲卵正不斷破土而出,成為在楚國大地肆虐的主力軍。

而北方的治蝗不力,也導致秋蝗繁衍的更是恐怖。

那天空中烏央央的一片,瞬間就能擋住高高懸掛的炎炎烈日,宛若烏雲降臨一般,讓幾乎是第一次見識到如此恐怖情景的百姓們,乃至於部分將士都忍不住往後退去,生怕自己會被蟲群分而食之。

不錯,原本守在此處打算大幹一場的人們,在看到那恐怖的‘烏雲’時,被嚇得忍不住退卻了。

但好在,這些人只有一部分。

負責守衛這裡的,除了這部分百姓和將士,還有大量從北方而來的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