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能等得,被暫時留在魏國的金銀財寶等不得啊!
畢竟人家劫回去之後不會只放著看看的,而是會被魏國的上層貴族瓜分掉,被魏帝花掉。
尤其是那魏帝還是個熱衷於享樂之人。
哪怕文安留在魏國的勢力會盡量減緩金銀流出去,他們也沒那個能力讓這麼多金銀原封不動地呆在那。
它們越往外流散也越不容易蒐羅回來。
再等下去,能尋回的就會回來越少。
而文安顯然不可能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幫她們弄回來。
人家是魏人好嗎,還是魏國將來的帝王,能費心費力地幫被楚人搜走魏國的金銀財寶?
再一個,就是她想也不能啊!
透過與楚人合作奪回皇位,在某些魏人眼裡已經有些不地道了,還帶著敵國打自己國家,更沒道理。
到時候怕是整個魏國百姓都容不下她這位帝王吧?
這不是直接坐實通敵賣國的罪名嗎?
因此,她們必須得儘快把那批金銀財寶,以及將被整個大楚,或者說是大楚男子們背叛的被擄走的女子接回來。
她們晚去一年,這些女子便多受一年折辱。
所以,時間不等人啊。
要不然,林楚還真想讓東寧路多發展幾年再奪回皇位。
就她本人而言,已經發展到這般地步,還真不急著坐上皇位。
大楚的皇位已是她的囊中之物,她想什麼時候取回去就什麼時候取回,並不急於這一時。
可惜天下百姓等不得、整個楚國等不得。
因此,在天下人都震驚於東寧路的會試結果時,卻不知道,那位皇孫殿下正在做著奪回皇位的準備,不日便會舉兵向京城進發。
話又說回來,因為楚國建國以來的大力發展,大楚這幾百年來的人口發展可謂是極快的,如今約有三億五千萬人。
而魏國,雖然自那之後也跟著發展,但也就四千萬人。
真等林楚繼位,她必然借鑑魏國的做法,讓所有能力者都啟靈成功。
那麼,在人口相差八九倍的情況下,將來的魏國還有能與楚國的一戰之力?
怕是隨時能被大楚拿下吧。
作為大魏皇族,曾經的太子,甚至治理過幾年天下,文安會是那種為了自己的帝位,陷魏國於萬劫不復之地的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