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聽白在案發現場發現了報紙碎屑,我們所有人都一致認為,這些報紙應該是作為人造炸彈填充物出現的,在受到巨大的爆炸衝擊下,報紙被炸碎,形成了碎屑。
在當今時代,報紙絕對是一個“稀罕物”,所以,這個製造炸彈的兇手,一定是一個能接觸到報紙的人。
現在已經很少有零售地點出售報紙了,就連寧州市曾經每個路口都有的報亭都早已經拆除了。
如今想購買報紙,只能是透過訂閱。
兇手是用報紙充當了炸彈的填充物,但炸彈的填充物不是必須要用報紙,其他紙張,乃至衛生紙,都是可以的。
正是因為如此,報紙一定是兇手身邊最常見的物品。
兇手有極大可能,在報紙的印刷場所和出售場所工作。
這給我們鎖定兇手的身份和方向提供了極大的幫助。
技術隊沒有在現場採集到有價值的指紋和足跡,因為一切都被灰燼覆蓋了。
畢竟這是一起爆炸案,採集爆炸物碎片才是重中之重。
技術隊在現場採集到了大量的類似於主機板的碎片,這些碎片沒有外包裝,綠色的主機板和上面的紋路,讓我想起了小時候玩的任天堂遊戲機。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我並不知道這些東西的具體用途,不過在寧州市公安局的技偵科,卻有一個行家。
不過話說回來,這是一個遊戲製作公司,到處都是電子裝置,在大爆炸之後出現這種主機板碎片並不為奇。
隨著一塊塊主機板碎片被裝進了物證袋,初步的現場勘查工作就結束了。
遺憾的是,我們除了發現了報紙碎屑,並沒有發現其他疑似人造炸彈的碎片。
接下來技術隊還需要進行第二次勘查現場,重點採集現場可能發現的指紋和足跡以及生物檢材,還有就是對人造炸彈存放的通風管道進行檢查。
這些都是非常費時間的,而且是短時間沒有辦法拿到結果的。
所以重案組和刑警隊就帶著目前採集到的物證,返回了寧州市公安局,對這起爆炸案展開調查。
林子凡和薛杭去調查報紙的印刷和出售環節,看看能不能發現什麼線索。江聽白繼續去痕檢科忙碌,黎夢則需要透過報紙上的片段文字,透過查詢,來確定這張報紙是哪個報社發行的,乃至是哪一天發行的。
我把這起爆炸案的詳細情況,向重案組組長沈若山彙報了一下,沈若山對我們身為成年刑警,可以自己接手案子進行偵破的行為表示非常滿意,而且還重點表揚了一下我們透過案發現場的情況就能準確判斷出案件的偵破方向,已經沒有幼年刑警的缺點了。
最後,沈若山給了我“拆彈專家”章奉天老先生的聯絡方式,說有什麼困難可以去請教他。
結束通話電話之後,我雙頭提著五十多個物證袋,一路小跑走進了技偵科辦公室。
“我靠!誰啊!”
我沒有敲門直接推門進入的行為,嚇了小軒猛地一個激靈。
果不其然,他又在上班摸魚玩鬥地主。
“你說你玩點什麼電競遊戲我都可以理解,鬥地主有什麼好玩的?”我把五十多個物證袋一同丟在他的桌子上,有些無奈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