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人到了,阿繡理了理衣裙讓春柳扶她下車。
下午回書院的時候宋添換過一身衣裳,月白色的直襟長衫,外面還罩著一件寶藍色的流彩紗衣。
這紗衣是阿繡在祖傳的羽裳紗衣基礎上改進而來,運用特別的染色方法,能讓衣裳在光輝下呈現出各種不同的流彩效果,就算不在上面刺繡,也能堪稱一絕,特別適合男人們,還有不喜繁花復樣的夫人、太太。
工藝出世,阿繡沒有量產,成品暫時只留著自家人用。
宋添此時身上這件便是過年節時,阿繡送予他的禮物。
宋添除了當時穿了下便一直保留著,今兒是專程穿出來給她看的。
本就俊逸的公子哥此時更是增添了幾分貴氣,阿繡瞧上一眼心跳便快了。
這次出門因著是夜裡阿繡並沒有戴帷帽,宋添自然也看見了她的變化。
她髮髻變了,還淺淺點了妝,本就美得讓人心思搖曳,這般更是讓他心醉。
這青悠橋邊有幾處酒樓跟大茶館,院試結束,很多人都成群結隊在這邊閒情玩樂。
宋添看著她,突然有些後悔將人請了出來。
想著她會給人盯著看,總覺得不是滋味。
“你,用飯了嗎?”
宋添問,阿繡點了點頭道:“添哥,你用了嗎?”
“嗯。”
這都什麼時辰了,兩人還在討論用了飯沒有。
春柳暗自翻了個白眼,轉頭見前面有賣河燈的,便提意道:“小姐,公子,前面有賣燈的,不如我們過去看看。”
“對,前面還兩家,做的荷花燈很好看。還有一家買混沌的小攤,東西也很不錯。”
給春柳這麼一提醒,宋添總算回神了。
他約人出來便是想跟她一起放河燈。
“阿繡,我們過去看看吧。”
宋添在前面領著她,兩人抬步,向那邊慢慢走去。
阿繡隔著半步的距離跟在他身邊。
微風熹熹,吹散白日裡的燥熱,讓兩人的心也稍稍安定了一些。
賣河燈的小攤前剛好有一對年輕男女,女子梳著婦人髮髻,看樣子是新婚,半依偎在男子身邊正在挑臺子上的花燈。
小攤不大,有兩個人在,阿繡跟宋添便在旁邊停了下來,等他們走了才轉上前去。
“多挑幾盞,我們也去橋頭那邊放吧。”
剛剛那夫妻倆便說要去放燈,宋添也有這種想法,此時倒找到由頭了。
阿繡點頭,大致掃了幾眼,最後買了四盞。
宋添幫她拿著,之後兩人便向橋頭那邊去了。
而此時春柳已經攔住了三個護衛。
放河燈這般雅緻的事情,他們就不要去了,遠遠瞧著便好,省得打擾。
三人中除了湯海另兩人已經成親生子,這種事情雖然很嬌情,便年少時他們也做過,遂也沒有說什麼,遠遠跟著便好。
青悠橋邊時常有人放燈,特別是今天院試剛過,總是有些夫人跟姑娘前來許個心願,做個念想。
宋添帶著阿繡走了好一會才找到合適的空位,他吹燃剛剛買的火摺子,將她託在手裡的花燈點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