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定親了,跟繡坊裡一個不錯的大姑娘。
兩人在繡坊相遇相知,兩相情悅。
二房走得急,不過聽說了這件事常氏也事先將禮送了。
宋大才說道:“這些都是小事,添哥兒入京重要。”
宋老爺子也跟著點頭。
這會,宋康又說道:“三哥,你先在那邊站穩腳根,等後面我做生意了,上京中去找你。”
人小志向還不小,宋添笑道:“我等你。”
王氏拍了下兒子的腦袋,“讓你讀書你不樂意,考上了不也能像你三哥一樣上京中趕考做官,你以為生意那般好做?”
“娘,再拍我就要傻了。”
“讀書不成,本來就傻……”
母子兩人越說越來勁了,宋添淡笑,對大家揮了揮手。
秋雨濛濛,馬車很快消失在前方的雨霧之中。
此去京中需一到兩月時間,全程陸路,爬山過林很是危險。
宋二才這次向曹家借了五個護衛,同時還聯絡了兩個去那邊的商隊,組成了近百人的大隊伍,才開始向京中進發。
這一路上風餐露宿,大事沒有小事不斷,到了十月中,總算是來到一個叫長楓縣的地方。
長楓縣前面是甫州,到了甫州,離京中也就只有半個月路程了。
夜裡,宋添坐在客棧的燈下看書。
一路上能住上這種上等客房的機會並不多,有時借宿農家,有時擠一擠小驛站,或是直接睡在馬車上都有。
同一間房的童良玉受不住,早早睡去了。
宋添精神也有些不濟,不過每當看見夾在書本中的那封信,他的腦子便像是給針紮了一般,瞬間就清醒了。
這是臨考前阿繡寫過來給他的,算一算兩人分別都一年有多了,書信來往也斷了近四個月。
信中,阿繡說過十月中會在甫州城等他,到時一同上京,也不知道她來了沒有。
無盡的思念在腦中蔓延,宋添這一晚上睡著並不安穩,等第二天起床臉色不好,眼下也有青黑。
常氏一見如臨大敵,一個勁兒地問兒子怎麼了,是不是身子不適?
會試二月開考,這已經沒幾個月了,可不能生病誤了學習。
宋添總不能說想心上人想的吧,只能安慰說沒事。
“臉色這般難看還說沒事,都是十六七的人兒了,可不能像小孩子那般,有事就要說。”
常氏還在說他,宋添含糊道:“曉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