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41章 【航運危機】

從1978年春季開始,就傳出——日本輪船公司因經營不善而面臨倒閉的訊息。

而日本輪船公司、山口汽輪又是環球集團最大的客戶之二,巔峰時期租賃著環球集團的二十多艘超級油輪,二十多艘10萬噸級別油輪,總計八百萬噸左右的船隻。

而這兩家航運公司的總噸位,差不多是1800萬噸左右。

幸好林志超早就知道有今天的情況,所以近一年凡是租約到期的油輪,都立即進行出售;若是有客戶購船,甚至還附送租約。經過一年的減船行動,租給這兩家航運公司的總噸位直接減少一半。

但很顯然,依舊有著不少船隻租賃給日本輪船公司,一旦這家公司破產,環球集團也將遭受到損失。畢竟,林志超不可能不維繫這些客戶,畢竟環球集團的主要業務,將一隻包含航運在內。

截止到今年五月(1978),環球集團的非VLCC油船全部出售一空,五十多艘的10~15萬噸油船,共售出2.6億美金,僅造價的四成多。這是因為這批船比較老,且運營成本高。

而VLCC油船也已經出售15艘,總計噸位350萬噸,回籠資金高達2.5億美金,出售價格達到造價七成左右。這是因為造價已經上漲50%以上,所以這批船雖然也較老(10年),但依舊賣出不錯的價格。

目前,環球集團(環球、寰宇)僅剩下35艘VLCC,總計850萬噸的油船。剩下一些散裝貨船,注入至華星航運(主營貨櫃船的上市公司);旗下上市公司——亞洲航運、隆豐國際,也進行了減船,分別僅剩下200萬噸、80萬噸。

環球集團近一年的大動作,可謂在業界影響很大。當然,大家都有些不明所以,只認為環球集團是在收購九龍倉集團,而做出的決定。

也就說,沒有人會說——環球集團在減船,是不是航運將迎來低谷?他們不會這樣想的。

這天,沈弼來到環球集團的辦公室,拜訪林志超。

海豐銀行的事情,已經獲得美國官方同意,所以已經是板上釘釘。所以林志超和滙豐銀行的交易,算是互相都非常滿意。

不過這一次沈弼拜訪林志超,顯然不是為了那些事,畢竟是在環球集團的辦公室。

“林先生,寰宇航運租給日本輪船公司的租約,還有八艘VLCC。如今傳出日本輪船公司面臨倒閉,請問你是否什麼對策?”

他的語氣有些擔憂,以及有些懷疑——林志超既然在減船,為什麼將寰宇航運的減船行動放得最慢。

林志超鎮定自若的說道:“沈弼大班不用慌,再過幾天,日本工業銀行總裁池喜三郎近期內會到香港訪問,而只要得到此人的支援,日本輪船公司就會度過這次危機,而寰宇也可以避免遭受巨大的損失。更何況,我們多來來已經獲得利潤不菲,且如今又沒有負債,何須憂慮?”

言下之意,這些年你們滙豐銀行可沒有少賺錢,如今寰宇航運又沒有負債,你急慌慌的做什麼?

沈弼聞言後,立即變臉,說道:“若是有日本銀行進行背書,那確實安然無憂。”

林志超說道:“這是國家信譽的問題,相信沒有問題。”

沈弼點點頭,他對林志超的本領還是非常相信的,於是簡單的聊了幾句後,便起身告辭。至於寰宇航運減船為什麼慢一點,他不用問也知道,林志超肯定是優先照顧親兒子。

三天後。

池浦喜三郎到達了香港,在一個幾乎集中了香港政要、商業鉅子的宴會上,他表示日本工業銀行及與其有關的銀行會對日本輪船公司給予強有力的支援,尤其是對其國外的債務和承租合約承擔責任,稍後他又向香港媒介作了相同內容的保證。

宴會上,林志超和諸多香港船東聚在一起,也進行討論。

林志超大方的分享自己的經驗:“各位,航運自二戰後便開始繁榮,如今已經三十年光景。如今的航運,面臨著業務萎縮、競爭力加大。所以我建議香港同仁,要慎重考慮呢!”

話音剛落!

董浩雲、包宇剛、趙從衍、曹文錦、顧國敏(董浩雲妻弟)等,無不關注這個話題。

包宇剛笑著說道:“林生早在七十年代初,便沒有批次造船,如今又第一個減船,可謂非常謹慎呢!”

笑面虎?

如果不出林志超預料,包宇剛也是有減船之心,但如今他的話裡,反倒是不提認同的觀點。莫非——他是擔心自己賣船,遭受香港船東的競爭,導致賣出更低的價格?

說實話,林志超也是在自己賣掉很多船後,才願意在今天這個場合友情提醒大家。

董浩雲隨後說道:“林生在巔峰時期的船隊,我們都只能望其項背。後來我們奮勇追趕,總算一點點縮小差距,林生又開始減船上岸。真是想和林生同臺競技,都沒有這個福氣喔!”

這是個犟人,給你兒子留那麼多債做什麼!

趙從衍說道:“若是遇見低谷,正好吸納,航運總歸是有周期的,我們不像林先生可以在多個行業發展。”

果然是良言難勸該死鬼!

當然,也是有船東向林志超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