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從未出現過這種情況。
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雙雙走到了時代的前面,並且走得很遠。
歷史上從未發生過這種現象,就連最敢幻想的社會學家都不曾想象過。
從來都是生產力的水平決定物質文明的水平,然後物質文明的水平再決定精神文明的水平。
人得要先吃飽飯,穿暖衣,居有所,行有路,才能在吃喝拉撒之餘去夜觀星象,瞭解自然,揣摩人生,領會宇宙奧秘。
這前後的因果關係,在邏輯上原本幾乎是被釘死了。
只有兩種可能才會被打破。
第一,人類得到善良的外星文明的提拔扶持,在短期內從一個地內文明迅速進化為恆星系文明。可惜沒發生。
第二,整整一代人爆發出原本不應該有的創造力,硬生生在短時間內創造出一個大爆發的時代。
現在陳鋒親手製造出了第二種可能。
隨著陳鋒引導下的生產力持續快速增長,能源危機土崩瓦解,無危害能源的廣泛運用,更讓環保危機迅速消弭於無形,社會的生產生活資源迅速過剩,人們漸漸發現自己即便不怎麼努力工作,不賣命創造,也依然能吃飽穿暖。
並且,陳鋒在這個時代裡創造了太多文娛方面的東西。
雖然他做的都是正面導向的內容,但過於豐盛的物質帶來了完全缺乏壓力的生活,他這些高品質的文娛產物,反倒成了讓人活在虛幻世界裡的誘惑。
在社會中,部分群體甚至很奇葩的產生了一種幻覺,看過別人努力奮鬥的故事,就彷彿自己這一生也了無遺憾,問心無愧了。
這種思維很滑稽,但卻客觀存在。
雖然真正具備創造力的人並不會受到外部環境的太大影響,但的確有一部分人墮落了。
鍾蕾留意到了這問題,並擔心這批人會被時代淘汰。
陳鋒聞言,笑道:“沒事。”
雖然有些無情,但這本就在他的預料之中。
當人類步入宇宙的時代,必然面臨社會體制的持續變革。
如果是正常的人類文明,在沒有外敵的情況下,透過長期且緩慢的科技進階,一步步走入宇宙。
宇宙本身很大,即便只是個小小的獵戶臂,當人類的飛行器只能以光速的一半,甚至更慢的速度飛行時,要從一個星系抵達另一個星系,耗時動輒數年,更可能會以幾十幾百年為時間單位來計算。
由於距離被無限拉長,相互溝通的難度變得極為巨大。
從一個星系抵達另一個資訊將會需要太長的時間。
需要同一個大型飛行器上的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的接力,才可能抵達目的地。
這種情況下,除非某一個群體鐵了心要去開闢屬於自己和自己後人的領土,正經沒人會選擇遠航。
那麼理論上,距離會讓整個人類文明呈現出明顯的區域分化,最終形成不同的複雜社會體制。
共和、軍事、宗教、資本聯邦、科學、奴隸制等體系都可能出現。
每一種不同體系的誕生都會有十分複雜的原因,與行星系內部的規則有關,與創辦星系級文明基地的創始人的理念有關。
並且,人類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各種體制相互間應該都會呈現交替變化。
有些制度會被推翻,經過一段時間的演變後,或許又會回到那個被推翻的制度。
在不同的體制下誕生並生活的人,會呈現出不同的文化體系。
當然,經過這一系列複雜的陣痛之後,隨著科技水平繼續提升,實時量子網路的覆蓋面積越來越大,飛行載具的速度越來越快,諸如星門和宇宙階梯之類的超快速穿梭工具慢慢普及,人類文明最終必定又會統一,並會走向一種新的共和。
個體用自律來自我約束。
群體則靠走向宇宙的共同偉大目標來互相約束。
整個文明變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成為“星空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