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聲音很響亮,也很堅定,彷彿在述說一件理所當然的事。
可老師們卻差點被氣死。一群小兔崽子聚眾鬥毆,然後還用老師懼怕的東西來追著老師跑,你居然跟我們說是為人間正義?
幾個脾氣急的老師臉都黑了,要是自己家熊孩子,肯定早就擼袖子了。
“混蛋小子,你說你們聚眾鬥毆是為了人間正義?”
“當然不是。”
“那你們追著一群老師跑時,有想過尊師重道嗎?”
“想過的。”
一個老師一拍大腿,大怒道:“想過還做?”
唐命運摸摸腦袋,無辜道:“可是已經放學了啊。”
不止拍大腿的老師一愣,其他老師也是一愣。這兩個問題有必然聯絡嗎?
片刻之後,有個老師不解的問道:“什麼意思?”
“放學了,大家就不是師生關係了,一起玩遊戲,和尊師重道沒有關係吧?”唐命運理所當然道。
“呃……”
唐命運這話,把一眾老師都說懵了。
仔細一想,這個混蛋小子說的,好像有那麼幾分道理!
“丁三千同學說咱們風鈴小學一直有個傳統。就是有時候下課以後,一群同學會聚在一起以武會友,然後老師們也會突然殺出,大家一起玩遊戲,難道不是嗎?”
當天真的小屁孩,一臉好奇的問出這個問題,老師們都感覺有點尷尬。什麼遊戲不遊戲的?我們只是單純的想抓住你們這些調皮的混蛋小子,好好管教管教而已,你們居然還把這當成了傳統遊戲?
難道說,我們一直誤會了以前的老師們?他們真的在跟我們玩遊戲,而當時叛逆的我們,覺得是一場正義與邪惡的較量?
老師們集體陷入沉思中。難怪以前每次事後雖然會受到懲罰,卻沒有感覺多難受,反而有種很快樂的感覺。難道這並不是因為反抗老師得來的快樂,而是因為遊戲本身的快樂?
而且事後覺得老師們會比以往順眼幾分,不那麼討厭,也不是錯覺?以前的老師們,是在以這種辦法化解師生間平時積累下來的怨氣和間隙?
明明熊孩子們那麼調皮。無奈,頭痛,抓狂都有,卻唯獨沒有厭惡?這些以前沒有思考過的問題,都不是偶然?
難怪自己會那麼期待熊孩子們的聚眾鬥毆。每次這種時刻就會變得興致勃勃,全身充滿精力,原來自己也很期待這種事?
那些罵罵咧咧撒丫子就跑,卻一臉高興的熊孩子們,是否也樂在其中呢?
對於這種猜測,老師們越想就越覺得有可能,而且還有佐證,比如說風鈴鎮的四條規則。
一,孩子有矛盾打架,一定不能用武器,哪怕是小木棍都不行,這是鐵律。如有違反,必受重罰。沒有任何情面講,只要發生,就算有對在先,也會受到重罰。而已不問對錯,責任大部分都將由用武器之人的父母承擔,沒有商討的餘地。
二,孩子絕對不能以大欺小,範圍一定不能超過上下三歲。就是說十歲的孩子,一定不能欺負六歲的孩子。只要被發現,必受重罰,而且欺負人一方的父母不止要帶孩子上門道歉,名字還會被寫到鎮中心的恥辱板上一年,作為教子無方的證明。這就導致一件很有趣的事,你被同齡人欺負,可以找一起玩的小夥伴討回公道,卻一定不能找更大年紀的人幫忙。
三,被欺負,可以有討回公道權。孩子要是覺得自己打不過對方,可以找一個年輪相仿的人幫忙,而對方不能拒絕。當然也可以找父母出面解決,不過男孩子們基本都不會找父母,因為會覺得很沒面子。
四,男孩子嚴禁欺負女孩子,只要發生絕對是重罰,沒有任何人情可講,而且鎮中心的恥辱榜上也會留名。在風鈴鎮,男孩欺負女孩是一件極為丟臉的事,是會被其他人看不起的。
以上四點看似都很難達成,也很難遵守,可經過幾十年的習慣以及教育,已經成為風鈴鎮生活習慣的一部分。人就是如此,開始肯定會覺得難,做不到,覺得麻煩,可為了孩子,時間一久也就慢慢養成習慣了。
而這四條規則,也被一群熊孩子稱為江湖規矩,不遵守會被其它熊孩子不恥。江湖人不就講究個坦蕩?
用以前風鈴鎮一個老先生的話說,大致就是所謂的堵不如疏。
基於以上因素,以及多年來的習慣,讓風鈴鎮民風一直就比較彪悍。也讓這裡的孩子比其他地方的孩子更加調皮,卻也更有靈性。
一群回過神來的老師,相互對視都面面相覷不知該說什麼好。
都在考慮是不是別人都樂在其中,只有自己是黑暗的想著懲罰調皮的熊孩子?這真是一種解壓,化解雙方間隙,從而流傳下來的傳統?
最重要的一點,對於這種大規模的學生鬥毆,以及很多老師參與進來的事,學校一直保持著曖昧的態度,是因為學校高層早就看透了其中的關鍵?
更詭異的是,細想過後,他們都覺得中間的熊孩子,好像也沒有之前那樣讓人生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