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21章 內摺奏疏表

奏表上洋洋灑灑的寫了一大堆,如果按照平時,玄寶對於這些東西一看就頭疼,可是今天他必須要看,因為這裡面全都是眼下最迫切的國事!

首先就是官制的改革。現在的玄朝,沿用的還是醜朝的官職,只是有了內閣之後,就顯得機構有些臃腫了,需要大量的精簡。

玄朝剛剛成立,所以現在去精簡機構是最合適的時候,等到過上幾年,官職做出很大的變動,就會引起滿朝的動亂!

奏表中的官職是按照龍朝時候的官制來制定的。其實龍朝距今差不多有六千多年了,曾經在白鸞大陸繁榮了將近兩千年,然後在五千年之前,突然衰落,連帶著整個白鸞大陸的崩潰,好像所有的文明都跟著一起埋葬。

史書記載,龍朝滅絕於一次巨大的海嘯。鸞洋在五千年前發威,幾乎淹沒了整個白鸞大陸,導致一個強大朝代的直接沒落,讓白鸞大陸再次回到了神魔大戰剛剛結束的時候所呈現的模樣!

而許許多多先進的東西,都在那次大海嘯中消失,永沉海底。等到新的朝代崛起,足足花費了一千年的時間,一切都像是從頭再來,龍朝之前的文明,都已經消失的差不多了!

按照龍朝的官制,就是以內閣和六部為主,地方上有文官武官,官員從上到下為九品十九級,從朝中大臣到地方小吏各有對應,什麼職務,幾品官,所轄事務,所領俸祿,都有詳解。

玄寶先是粗略的看了一下,然後接著往下看,就是地方州府制,將整個中原劃分成了十八州,設立州府,同時將軍隊設立督軍營,相當於現在的一個十萬人的大將軍部隊!

這樣在地方上,文官以州府的巡府為最大,武官以督軍營的提督將軍為最大。往下各有官職,文武相扶相制,共理地方政務。

對於這個事情,玄寶也早有打算,所以看的比較仔細,只是現在要決定還是為時過早,因此看了一遍之後,也就繼續往下看。

第三等大事,就是科舉制度。其實從醜朝末年,到寅朝為止,將近一百年的時間裡,中原朝廷已經沒有了科舉入官的現象發生,全都成了官員保舉,皇上直接任命的結果,這就導致了大量的庸才蠢材,不學無術之輩進入朝政中心,因為他們都是高官的親戚!

更嚴重的是,這直接導致了天下士子的心灰意冷,讀書無用說在整個中原流行了近百年!

現在內閣再提科舉制度,玄寶馬上就同意了!至於怎麼考,怎麼取,還需要細細的劃分,不過宗旨已經很明確了,那就是唯才是用!

相信這個法令一旦頒佈,天下將會掀起一場求學風潮,各地的學堂在攬月城的帶領下,肯定會如雨後春筍,蓬勃發展!

玄寶很清楚學問對於一個人的造化有多大,而且這也是讓一個貧苦人家出人頭地的一條途徑,清寒子弟一朝出頭,對於天下百姓來說,也是一個孜孜不倦的追求之本!

第四個寫在奏表上的,就是廢人等。中原自龍朝以後,百姓之中就形成了四類等級,士農工商。這四個等級根深蒂固,所以商人無論有多賺錢,給朝廷交了多少稅賦,都是最低賤的人,導致經常的越來越少,想做士子的人越來越多。整個中原,變得越來越貧窮,可是自命不凡誇誇其談者卻不乏少數!

現在內閣把這項制度重點提出來,就是要打破這種社會格局,讓商人的價值提起來,儘快的發展中原的經濟。只是玄寶也知道,延續了幾千年的傳統,不是想摒棄就能摒棄,想改變就能改變的,需要尋找一條比較溫和的途徑,才能夠達到不讓天下百姓集體排斥的局面。

接下來的第五條就是開運河。目的是把中原以盤龍江為界的南北兩岸用運河連通起來!

中原江南河道多,江北少,這樣每年的夏季,江北都會出現大面積的乾旱,而且江北一向比江南貧窮,也有這個方面的原因。這就導致了很多的後遺症,其中最大的一點就是,交通極度的不發達!

江北比江南的山地要少,可是土質堅硬,除了內荒,很多地方都不適合種植莊稼,土質也不適合修路,因為長滿了荒草荊棘,本來人數也少,要開路也沒有太大的意義。

內閣的奏表中,要在江北開鑿兩條大運河,一條是從南平三鎮一直到京都與內荒之地,這樣就能跟盤龍江和亂雲山後的亂雲河連通,沿途還方便了三陽、攬月城、等大城跟京都的直接交通。

還有一條運河就是屬於江北自己的了,從越州到東水。這一條運河是源頭在盤龍江,盡頭還是進東海,可是卻把整個中原的東北部全都給盤活了!

玄寶可以想象,如果這兩條運河被連通之後,江北將會是一種什麼樣的局面。越州和攬月城不再是江北僅僅拿得出手的兩座城,到時候,江北就會遍地開花,形成一個以京都為中心的繁華經濟地段,連內荒都會被帶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