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原現在的國力,別說幾十萬難民,就算是將整個漠寰全都吞下,也能容納,不過一時半會不能消化而已。
眾女回到了冥湖,肯定是第一時間跟內閣聯絡,處理這件事情,而對於別的地方的難民,玄朝尚且能夠接納,還專門設立流民營,對於跟自己一向親近的漠寰,用不著玄寶去下令,內閣那邊也知道該怎麼做!
玄寶看著這些難民的規模,真的可以達到了百萬,這還只是自己能看到的,估計從二十萬邪教徒藉著暴民暴動的功夫掀起風浪的那一天,彤瑤就已經開始佈置這件事了。
所以玄寶初步的估計,漠寰至少會有一半的國民成為難民,湧入中原!這上百萬人首先進入的,就是西南五鎮!
而現在西南五鎮也正好是擴張的時候,但是這種擴張又是兼併的前奏,因為五鎮準備合併成一城,而且這一城註定會成為中原西南的第一大城!
如果這個時候有漠寰難民的湧入,那就可以促成這座大城的迅速合併,雖然不一定能快速建城,但是對於城疆的規劃,會是一個難題,也是一個啟發。
當然只是西南五鎮這個地方,也吞不下這麼一口大肥肉,剩下的人應該會去往仙集,或者是往內陸縱深,比如去破天城一帶。
中原很大,雖然人口有百億人,卻並不顯擁擠,連年的戰亂已經讓中原人口受到了很大的折損,這兩年平定下來,正是中原休養生息的時候。
只不過單憑中原人自己生養,一時半會人口也上不來,這個時候流民難民的作用就非常重要了,朝廷已經擬出了一整套對待流民和難民的政策,包括開荒種田,貿易經商等等各項獎勵,最誘惑的,當屬達到一定的獎勵之後,會有中原正式的戶籍!
這是一種身份的承認,有了這個戶籍,就成了完完全全的中原人,跟本地人沒有什麼兩樣。
也正因為這個戶籍政策的出現,才讓內荒一下子湧入了二十萬人去開發,根本不顧那裡的氣息對自己的身體有什麼不好的影響,按照他們的話說,哪怕他們死在了那裡,但是至少自己的孩子,已經變成了中原人,值了!
明白了彤瑤的心思,玄寶也長長的嘆息了一聲。看起來彤瑤是放棄了漠寰,她這個女王真的是愧對祖先,成了一個還沒有退位,就已經沒有了國民的女王。
可是站在玄寶的角度,站在神帝的眼光上來看,這樣的做法,丟失的只不過是這一塊半島之地,並沒有讓漠寰徹底被擊垮,而是最大化的保全了漠寰的力量。
教廷利用這些卑鄙的手段,得到了什麼?無非是這塊資源睏乏的土地而已!漠寰的人都已經走了,就算是他們還控制著幾十萬暴民和邪教徒,那全都是一種內耗,首先暴民是每一天都會死亡的,因為他們理智丟失,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所以他們也不會照顧自己,不會養活自己。
這樣擺在暴民面前的,就是兩條路了,要麼被活活餓死,要麼就是吃掉同類,這樣的話,他們就有可能入魔,而沒有魔毒引誘,自己入魔,危險將增大數倍,十不存一。
更重要的是,教廷的那幫偽君子,雖然跟魔族合作,可一向是自詡神族,他們容許有魔人在自己身邊?一旦暴民入魔,那將是他們的敵人,根本不可能再聽從他們的指揮了!
而那些邪教徒,就算沒有中靈毒和魔毒,是心甘情願跟隨教皇的,可他們畢竟是一群凡人,而且以上了年紀的人為主力,這樣的部隊有多少戰力可言?上戰場基本上都是在送死罷了!
這些人都死絕,教廷又是落在了孤家寡人的境界,只能從別處尋找信徒,往東往南都是大海,往西是荒原,只能往北,那就是中原了。
可是既然教廷佔領了漠寰,中原對這幫人還能坐視不管?他們想進入中原一步都會困難,沒有了噴雨獸的幫忙,他們憑什麼跟玄軍,跟天兵作對?
跨海而戰不像是攻城戰,中原玄軍坐倚天險,只用等著教廷派兵攻過來就行,他們稍加抵擋,就會把敵人困在海上,動彈不得,甚至都不用自己動手,海上的風浪就可以幫忙把這些敵人全都淹沒!
這就是彤瑤的整個計劃,看似送出了一國,不過是送出了一副枷鎖,一座囚牢,對教廷的人是請君入甕,把他們困死在這裡面!
只是這樣做的代價實在太大了,付出的是整個國家,如果換做是另外一位女王,也絕對沒有這樣的魄力,唯有彤瑤,再加上她是神妃的身份,才讓她敢這樣做,也捨得這樣去做!
不過玄寶也知道,教皇不是傻瓜,他也肯定想到了自己如果得到了一個漠寰的空殼會怎樣,所以他才進入西倉城,這算是給教廷準備了一個後路,可以不用透過虎口海峽,而進入中原!
西嶺這麼大,不管是彤瑤也好,還是玄寶也罷,都不可能將這個地方封鎖的死死的,不讓任何一人過往。
單憑教廷的天使兵團,就是連虎口海峽都擋不住的力量,所以要想真正把教廷如困進鐵桶一般的境界,那也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