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得講理,您光跟我抬槓沒用。”齊雲成費勁心思地跟大爺說。
於遷納悶著,“我哪就跟你抬槓了。”
“說你先沒就先沒嘛!”
“好嘛,你就不能出點意外什麼的,然後跟我一塊兒走?”
齊雲成白了一眼,“要不說最毒婦人心,成天沒想著好事。”
“什麼亂七八糟的。”
“好好學習吧,提高自己的素質,少想有的沒的。別看我年紀比您小,但我沒事淨看書看著。”
“你?”
“那當然,古今中外不管是國內書、外國書全看。”
“博覽群書?”
齊雲成在小劇場的舞臺上瞬間得瑟起來,“不敢這麼說,努力唄。國內這些字,從甲骨文引申開始,大篆小篆,什麼叫中暑隸書草書。這些咱們都得瞧,最後瞧出一個規律來。”
“什麼規律。”
“漢語講理,外國字論情。”
於遷一直都是側身看孩子,到了話口時候,立刻伸出手,“誒,你這個總結的是什麼意思?”
“漢語是最講理的。勞動中來,每個字都有他的含義,舉一個字。這個字念門閂的閂,一個大門的門裡面橫一根棍。”
“這怎麼講理?”
“一個大門裡面擱一個棍,把門拴住了。”齊雲成一邊比劃一邊解釋。
“象形字。”
“一個大門的門,裡面一個耳朵的耳!”
於遷知道,點點頭,“這字念聞。”
“對,聽見的意思,講理!再一個大門裡面一個人,念閃。”
“是。”
“門口有一人,一閃,閃開了。還有一個大門的門,裡面站個於遷。”
“這是?”
“這字念抓鬮的鬮。”
哈哈哈哈!
觀眾們拿著手機氾濫起一片笑聲,不過於遷有點沒理解過來的樣子,跟著也比劃了一下這個字怎麼寫後,立刻大聲吐槽道。
“你才是那個龜呢,好傢伙差點又給我饒進去了,跟你說相聲沒有這麼危險的。”
齊雲成跟觀眾一樣笑得很開心,“就是長壽的意思。”
“別撿好聽的說了。”
說了一小段,齊雲成這時候準備開始說之後的重點,同時把這個相聲先拿在小劇場裡面試,也是為了之後去海外能好好的說。
不止他這樣,小嶽他們都是如此,先試踏實了再上大舞臺。
“這是漢語,國內的字。外國字也沒少看,看得我差一點就懂了。”
於遷聲音頓了半分,“那還是沒懂啊。”
“全懂不可能,只能說皮毛,比如說瑛國話、棒子國的話、島國話、琺國話。”
“懂得這麼多。”
“我研究了一下,各國確實很有特點,語法不一樣、語境不一樣,語氣不一樣,您比如說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