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這還是很多位弦師沒來,要都來,後臺得接近二十位。
這一下,他要開始認人了。
被師爺帶著認一大圈,當然他混曲藝圈子的,不可能不認識曲藝圈有名的先生,只是現實中沒見過。
需要好好的見見。
而來的演員,有爺爺有奶奶。
不過其中也有稍微年輕的,那便是刁麗瑛先生,接近五十歲的奶奶。
沒到李師爺說的六十歲。
可能耐依舊很厲害,動作、眼神、功架,曾作為當時天津各曲藝團中京韻大鼓學員的佼佼者去參加曲藝學員的各類彙報專場。
把杆的活有《桃花莊》,《趙雲截江》,《鬧江州》,《博望坡》等,演出現場異常火爆!
不過她脫離舞臺有很長一段時間了,而脫離便是當兵去了,所以舞臺上精氣神有一股子英氣。
瞧見這位先生的時候,齊雲成恭恭敬敬回答了很多。
然後被領著到了張雅琴張先生的面前,她的梅花大鼓不用多說,當今第一梅花大鼓實力唱將。
另外她有一位姐姐張雅麗!接近七十歲的奶奶!
她則是傑出的白派京韻大鼓藝術家,深得閆秋霞先生的真傳,風格和味道也很像她。
哪怕小細節也是如此。
可是怎麼說呢,她老人家六十歲左右的時候便開始在家裡帶孫子了,同樣很長時間沒上舞臺。
瞭解到這點,再且一位位的認先生。
齊雲成打骨子裡覺得,鼓曲是真沒地位和熱度。
因為像這些位有名氣有能耐的先生們,今天能來都是復出來的,之前早不幹這個或者說不太經常演出。
老先生們如此,那年輕人呢?
還用說嗎?
再一次齊雲成認識到了鼓曲的艱辛,怎麼會到這種地步?
作為一個喜歡曲藝,從小被師孃教京韻大鼓的一個孩子來說,心裡不是滋味。
因為經常在德芸的他,多多少少有點被熱度麻痺到了。
畢竟他們自己也經常唱鼓曲,一唱觀眾可能還喜歡,不少留言,一時間造成鼓曲觀眾還有的狀況,可此刻才是鼓曲真實情況。
那就是老一輩新一輩都在減少活躍了。
為此他就更佩服自己的李樹聲師爺,他是活躍在一線的。
還在教導一些孩子。
最後休息時,李樹聲過來了,對孩子開口,“今天劇場的一次曲藝專場不容易,請來了好多位。
個個寶刀不老,可情況,孩子你自己心裡也瞭解吧。
夕陽曲藝四個字,真完美的形容了這一門。”
“嗯!師爺,今天我長見識了,謝謝您!”
齊雲成不斷點頭,心裡有點惆悵,暗暗想了一下自己幹鼓曲真的能幹下去嗎?
在認識到這種之後,或許真是一股腦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