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臺聊一會兒天,郭得剛跟於遷兩個人談的挺多,一時間話題早不知道跑到哪去了。
不過於遷在慢悠悠喝一口茶水後,忽然想起什麼,告訴一聲起身去側幕看一看。
一看,發現雲成和小欒兩個人在透過包袱逗樂一群群觀眾。
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望著前者的背影,於遷心裡出現了一股隱約的猜測。
也可能是過度猜測。
他知道當初是張先生讓雲成好好沉澱一番,然後改捧其他演員。
但事情還真是這麼一個事情,試想一下,如果零幾年雲成就被捧的話,火肯定也能火,開那些場子和商演。
但水花又有多大呢?
幾年十年沒影了?畢竟那時候的雲成還是十幾歲的孩子。
可現在不一樣,他在這個時代大火的話,真能做出一些事情,至少留一批喜歡傳統曲藝的觀眾。
鼓曲那邊不正是靠著他的力量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去嘗試接觸和喜歡?
甚至他去拍戲的這段日子,那些靠他魅力過來的觀眾,都逐漸愛上了鼓曲,逐漸愛上了那幫老先生。
天天等著老先生出來,要簽名的觀眾不少有。
所以張先生的做法,讓雲成受益無窮。
至少在這個時代的演員,他的能耐和人氣一直都是佼佼者。
然後等一定時間過去,再把大量觀眾拉回且帶出一股傳統曲藝魅力,也不是不可能。
就跟當初郭得剛帶出一大批的相聲觀眾如此。
這樣雲成是真的也做到了一種不可言喻的厲害程度。
並不誇張,圈子的風氣不就是這樣嗎?
有一個領頭人之後,那潮流就來了。
再且曲藝的歷史長河,你壓根不可能預測發生什麼。
當初苦哈哈的那一群人都還能火。
雲成更有可能帶動風氣了,本來他現在就影響著一撥人。
至於為什麼非得是雲成,沒別的原因,就只是因為雲成會的多。
跟他師父幾乎一模一樣,無非是年紀還沒到,肯定還差一些,但等到他們這歲數,真是要比他們還要強了。
再且他是熱愛曲藝的,他的那種熱愛程度打他十二歲就很明顯。
“哎,這東西是不能多想,一想就多了。”
於遷在側幕整個人快入神了一般,甚至都不知道自己今晚想那麼多幹嘛,極大可能是因為剛才和老搭檔聊天聊起來的一點情緒。
的確為現在的觀眾群體感到一絲的落寞,因為都不好好欣賞了。
“師父,您怎麼突然上來了?”
正想著郭麒靈默默的跟旁邊問一聲,剛才師父突然離開,他肯定是好奇的。
結果順著師父的目光看,發現他在看自己哥,於是好奇一聲。
“我哥怎麼了?又丟什麼包袱了?”
於遷轉頭看了一眼大林,“沒丟什麼!只是你哥有時候還真和你們這些孩子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