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犯不著那麼麻煩。
就算喜歡你這個演員,聽你的話去勉強聽聽,也不一定能聽懂,好多曲藝都是這樣落寞。
可因為齊雲成的影響,好像做到了。
並且此時此刻他的微薄粉絲漲到了三千萬之多。
成為了德芸社當中粉絲第二多的演員,就連大爺於遷都沒有達到這種數量。
三千萬對比全國的人數來說,似乎也還好,可換一個角度說明又十分恐怖。
嶽芸鵬經常參加節目、綜藝、真人秀,他的粉絲肯定增加的極快。
但齊雲成除了幾個陪媳婦兒一起的電視劇外,並沒參加什麼。
這種小銀幕活躍程度跟高老師應該差不多,但如此還收穫了三千萬的粉絲。
可想而知,含金量高到令人髮指。
不過也似乎因為他又增長了一波流量,網路上對他不好的言論又開始出現了。
沒別的,認為他不配,認為只是觀眾捧、滿足觀眾需求、保持曝光、增加熱度,維持演員和德芸社的高流量罷了。
對於這種言論,齊雲成並沒有在意,還是在處理自己的事情,因為的確最近多了很多人問曲藝。
他肯定給人解釋,哪怕微薄私信的曲藝問題也是如此。
並且透過微薄,也舉例了一些自己在段子當中說過的一些小眾曲藝,甚至還有幾分介紹。
正因為這樣,當媳婦兒的經常在家裡看見他拿著手機。
不過他不在意,有的是人在意。
而在意的人還不是德芸社裡面的人。
就在鬥笑社節目播出,說完改行,流量又多了幾分的時候。
忽然網路上秧視網一片文章吸引了各種看點。
【三千七百萬的粉絲!他值得!一代年輕人帶起曲藝風潮!】
文章爆炸性的出來。
徹底為相聲演員齊雲成撐腰,任何人都沒法反駁。
另外還有一個風潮來了。
之前也有年輕人在曲藝當中表現很好,可沒熱度,現在不一樣,能大量的投放出來。
華夏日報網:【讓曲藝與青年相向而行】
觀察網:【年輕一代為傳統曲藝注入活力】
華夏藝術報:【新時代新曲藝要引領新風尚】
仁民網:【讓更多年輕人領略傳統藝術之美】
……
望著一系列的熱度和年輕人演出完時被網站媒體備受好評的報道。
齊雲成覺得很高興。
網上一些人怎麼說隨他們說,至少他覺得自己做的事情問心無愧。
更沒有造成什麼壞的影響。
可越這樣熱鬧,他越要面對一些媒體,在馬上要拍鬥笑社第二期前幾天。
齊雲成周轉各個報紙和媒體網站。
甚至大量科普一些傳統曲藝,並告訴他們,它們是怎麼發展到現在和現在怎麼去欣賞。
這一刻,學藝十幾年,兢兢業業的齊雲成徹底成為了傳統非遺曲藝的宣傳大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