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十五章 君臣盟壇受戮(二)

2.

這一天,齊襄公想好了一計,叫人草擬國書一封,派使臣趕赴鄭國致書姬亹。約姬亹到首止兩國相會為盟。首止是齊國東南的一個城邑,也是鄭國君臣能進入齊國的最近之地。

鄭國姬亹繼位剛剛半年。成為一國國君以來,一直苦於內有姬突在櫟邑想復辟朝政,外有強宋及蔡國、陳國為敵,可謂是內憂外患,無法擺脫其難受的局面。收到齊襄公的國書大喜過望。心想:有齊國國君與我鄭國會盟交往,鄭國就不會再怕宋國和幾個周邊小國了。如能得到齊襄公的支援,掃平姬突也是很容易的事。如能背靠齊國自己的朝政豈不是安如泰山了嗎!

想到這裡,便招高渠彌、祭足同往首止與齊襄公會盟。

祭足立即滿臉苦相,說話有氣無力:“國君不知,臣近日上吐下瀉,渾身無力,難以長途顛簸跟隨,望請國君海涵。”

高渠彌說:“既然祭足大人有病在身,姑且留守都城,以防姬突造事。”

姬亹點頭稱應允。

“那就拜託大人固守都城,以防不測。”

祭足感恩不盡。

大臣原繁在殿堂目睹了祭足的一番表演。進殿時生龍活虎一般,聽到去齊國與齊襄公會盟,立刻就愁眉苦臉裝病,心裡自然有疑慮。見證了祭足推遲不隨國君的整個過程的原繁下殿時靠近祭足,他想問個根源。

“新君欲結好齊國,君應該隨之輔佐才是啊,我看你並無大恙,為何裝病而不跟隨?”

祭足也知道原繁視己為師,仰慕已久,並無惡意。

就說:“齊襄公兇悍殘忍,嗣守兵強馬壯的齊國,有必要拉攏一個弱國嗎?與其會盟多半凶多吉少。況先君昭公有功於齊,在齊國一直有好的口碑。當年也是與姜諸兒併力齊驅戎狄,豈能不念舊日知交。大國國君其心難測,以大結小,必有密謀。此一行君臣性命難保啊?”

原繁被祭足說的後背發涼,他吃驚地睜大眼睛,看著祭足,“果真會如此,那您為什麼不勸阻他們君臣?”

祭足嘆了口氣自言自語地說:“也許是冤有頭、債有主吧。”

大夫原繁聽了祭足的話,一夜沒有閤眼,他擔心災難不斷的鄭國以後該怎麼辦呢?

第二天一早,原繁就來拜見祭足。

“如果不出您的預料,鄭國又將無主,姬斖之後誰來做鄭國國君呢?”

“必然是姬嬰了。”祭足毫不猶豫地說。“一是姬嬰儀表人才,二是先君莊公曾說過姬嬰有繼位的才能。我想立姬嬰朝中應該無疑義。”

“人都說你祭足足智多謀、神機妙算,我就姑且以姬斖與高渠彌此行安危試探一下真偽。”

祭足笑了,“那你就看吧。”

“看祭足大人是不是神!”

原繁說著自己也笑開了。

2.

姬亹與高渠彌按照齊襄公的既定時間,一干人馬晝夜兼程趕到首止。齊襄公也派出王子成父與管至父二將軍出城迎接,安排食宿。

第二天已到約定會盟之時。

齊襄公暗地裡卻安排百餘名刀斧手埋伏於盟壇左右,卻有高手大力士石之紛如緊隨身後。此時的齊襄公一臉煞氣,看著徐徐走上盟壇的鄭國君臣。

高渠彌在前,姬亹在後主臣款款登上盟壇。

鄭國護衛兵車已被王子成父與管至父所帶領的齊軍兵車拒與盟壇遠處,齊國眾多戰車兵靠近盟壇,攔住了鄭軍進入盟壇的所有路徑。

姬亹與齊襄公敘禮已畢。

齊襄公手一揮,帖身寵臣孟陽手捧裝滿牲血的器具,跪於盟壇等待二位國君歃血成盟。看似一切都十分正常,其實早已不正常了。因為鄭國君臣遠道而來,齊襄公竟未謀面。尚未寒暄一句,就等盟壇,這可是乖未有的會盟。然而高渠彌與姬斖還未發現問題。等候著會盟之後再與齊襄公好言謀和,希望齊襄公能幫助鄭國擺脫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