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十八章 姬朔血洗衛都

1.

齊襄公完成了九世之怨的復仇,在紀都大擺筵席、犒賞三軍,隆重慶祝。

酒席間一個人來到齊襄公席前,高舉酒樽,跪地敬酒。齊襄公正眼一看,見是衛國寄居齊國多年的姬朔。

齊襄公出兵伐紀,姬朔一干人馬一直相隨,多年來有家不能歸的姬朔,經歷了齊釐公、齊襄公兩個朝代。一直等待著齊國幫自己恢復朝政,再奪衛國君位,然而齊國正是多事之秋,難得顧忌他姬朔的事。儘管齊襄公多次表示要為這個外甥奪回君位,只是王姬在時齊襄公總是有點忌諱,畢竟自己與衛國新立國君是連襟,都是週週桓王之婿,周莊王之姐夫,不好輕易下手。

這些年來姬朔也表現的不溫不火,實際上他自己清楚齊襄公不出兵憑自己的力量難以打回衛國,恢復君位。與其在齊國死等,所帶兵車軍士人吃馬喂都需要補給,還不如並從齊國,所以齊襄公滅紀國之戰他就一直伴隨。給齊襄公制造很好的印象,加深了舅甥的感情。

當滅紀慶功之日,姬朔為齊襄公敬酒。把杯問盞中又提起歸衛的事來。

齊襄公說:“現在王姬死了,幫助外甥恢復君位已經沒什麼大礙了。但是衛國也是一個有實力大國,不聯合幾家諸侯,難以獲勝。外甥再稍等候一時,待寡人聯合諸侯後,送你歸位。”

姬朔連連稱謝。舉起酒樽一飲而盡。

齊襄公說做就做兩派了幾個使臣並修得幾分國書,他要招搖過市,找藉口討伐衛國。

過了數日,齊襄公派出的使臣回報說:宋國、魯國、陳國、蔡國等四國之君願意加盟,一同伐衛,並且共同承認衛惠公的國君地位。

齊襄公覺得時機已經成熟,於是告訴姬朔準備出兵衛國。

姬朔聽說齊國聯合四國大軍出兵衛國,十年的流亡生涯即將結束,止不住痛哭流涕。

姬朔在齊國委整整十年,在這是個年頭裡,他日思夜盼,他也心灰意冷,甚至有時候也絕望了。好在齊國從齊釐公到齊襄公都對他不薄。為他建造府邸、為他找得美女,且有自己帶來的貼身軍士。不過這十年中,那些貼身軍士走的走溜得溜,當年的幾千人馬只剩下千餘人。這十年間,把一個當年陰狠毒辣的但卻頭腦簡單的少年,已經打磨成老道而叼專的待機還願的他鄉之客。聽到這等訊息,如晴天霹靂一樣,讓他興奮不已,當然他不得不感激齊襄公這個舅父的周全。他明白憑他姬朔的影響怎麼會有四國國君相助啊。

姬朔當即求見齊襄公並給齊襄公三叩九拜行之大禮。並當場允諾如能恢復衛國國君之位,願將衛國貴重之器奉與齊襄公,以酬謝舅父之大恩大德。

公元前686年,也就是周莊王九年冬季,齊襄公出車五百乘,兵卒萬餘。齊襄公同姬朔先進入衛國國境。其餘宋國、魯國、陳國、蔡國等四國國君各自率軍,按照事先約定的時間各引兵來會齊襄公。宋湣公姬捷,魯莊公姬同,陳宣公杵臼,蔡哀侯獻舞匯至一處,一致按照齊襄公的口吻一起發檄文討伐衛國。

衛侯黔牟聽說五國聯軍討伐,得知大事不妙,與左公子姬洩、右公子姬職商議退敵之策。二公子能打的牌也只有求救於周王室,於是派大夫寧跪星夜疾馳趕往周王室,向周莊王告急。

自從姐姐王姬死於齊國周莊王對齊襄公就十分不滿,而今見齊襄公聯合四國共討衛國,而衛國的國君黔牟也是自己的妹夫,搭救之心油然而生。只是如何搭救卻想不出辦法來。

周莊王急召叢集臣商議對策。

“誰能為寡人救衛國呢?”

朝廷一時沉默,似乎沒有人能去救衛國。

沉默了片刻,重臣虢公說:“自從周王室討伐鄭國,兵敗損威以後,已經無法號令諸侯前往救援,相反各路諸侯卻因為懼怕齊國而服從齊國。齊國姜諸兒不念王姬一脈之親,聯合其餘四國諸侯,以納君為名伐衛。名順兵強,我們也無能力敵擋如此聯軍勢力啊。”

左班中最下一人挺身而出說:“虢公此言差矣!齊國雖強,又有四國相助,但並不見得名正言順!”

群臣看過去,見是士大夫子突。屬於朝廷之中最末等級的臣子。

虢公反問道:“衛國姬朔原本是衛國國君,因失去國君地位,齊國姜諸兒會同各路諸侯們為姬朔正位,豈不是名正言順麼?”

“黔牟立為衛國君位,已正式稟高我周王室。既然有周王室允許立黔牟,然是周王室同意廢姬朔。如果不以王命力順,而以各路諸侯為姬朔復位為順,那還有我周王室了嗎?”子突言之鑿鑿,讓虢公無言以對。不過虢公還是歸言於勢力。

虢公不以為然地說:“話雖這麼說。現實之中兵戎相見,還是要靠量力說話。現在周王室力量不足,如先王伐鄭,那時候尚可聯和四國且有先王親在軍中。但結果怎麼樣?怎奈鄭軍強大,先王中箭而歸。到現在,王室亦不能問罪鄭國,什麼原因呢?不就是王室力量不強大,不能召集諸侯國的力量。更何況當時在是聚集四國諸侯之力,幾倍於當年的鄭國。那時候尚不能戰勝鄭國。而今我們孤軍支援衛國,豈不是以卵擊石,怎麼會有勝算把握?”

“天下之事,合乎天理力量是正義的力量,而力量違背了天理那就是譁變。一時之強弱在力,千古勝負卻在合乎於天理。若蔑視天理而可以得志,並無問津千古是非,不就要從此顛倒了嗎?天下不復有公平正義了,各位還有什麼面目為周王朝謀事呢?”

虢公不能回答子突了。

周莊王說:“如果現在調兵遣將去救衛國,你能擔當統領大軍營救麼?”

子突說:“九伐的作戰方法,只有司馬掌握。我是位卑學淺,實在是不能勝任。但是如果沒有人去的話,我必是不怕死的人,願代司馬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