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一章 齊侯復仇(一)

一、

齊國作為西周分封的大國,瀕臨東海、幅員遼闊。

據說當時周武王為了酬謝周朝的功臣和宗室公族,大行分封制度,首封身為師傅、相國、岳父的姜尚於營丘,國名為齊。因國君為姜姓,故又稱為姜姓齊國。

太公姜子牙東去就國,近鄰的萊子率軍與太公爭奪營丘。姜子牙至營丘後,採用分化瓦解感召等政策手段,很快平息了萊子,並因當地風俗,簡化禮節而修政。發展工商業,利用當地魚鹽優勢、風調雨順的地理環境,讓一個當時尚屬偏僻的地域逐漸發展起來,百姓生活富足、人口大增,使齊國成為春秋的一個大國。

齊國在諸侯中有了較高的地位,周成王曾在三監之亂後,曾下令於姜太公:“東至海, 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五侯九伯,實得徵之。”齊國由此得到征伐各諸侯國的權力。從此齊國在諸侯國中有了特殊的地位。這裡的“五侯九伯”泛指天下諸侯國。可見太公姜子牙當時獲得的權力之大了。

其實周武王當初分封的姜姓齊國並不是最高爵位。在爵位等級:公、侯、伯、子、男五種爵位之中姜姓齊國只是二等侯爵。

周武王當初分封八個最高爵位公爵的國家到春秋時候,已經是寥寥無幾了。

分封的物件是周王室親族,功臣,上古先賢,另有一些迢遙的部落。而最高等級的公爵國的分封卻是著眼於崇尚古代的聖賢,給他們的後嗣封國的爵位最高。具體位一下八個公爵國:

炎帝后嗣焦國,姜姓焦國(今河南省三門峽市郊區)。

黃帝后嗣薊國,伊姓薊國(今北京市郊區)。

唐堯後嗣祝國,祁姓祝國(今山東濟南市長清縣)。

虞舜後嗣陳國,媯姓陳國(今河南省柘城縣)。

夏禹後嗣杞國,姒姓杞國(今河南省杞縣)。

商湯後嗣宋國,子姓宋國(今河南省商丘市郊區)。

周文王的伯伯虞國,姬姓虞國,太伯和仲雍的後嗣封地。

周文王的兄弟虢仲虢國,姬姓虢國。

虞國與虢國的封地都是在周王畿之內。從周武王的分封中可以看出,當時的炎黃、堯舜、夏商的後嗣位置很高,自然要封為最高檔級公爵。其次是姬姓宗族的晚輩,諸如:魯國,燕國,衛國、晉國等等。齊國也屬於這個侯爵等級之中,只能分封二等侯爵。這些公爵國到了春秋除了宋國、陳國外,大都暗淡出局。原因是多方面的,由於姬姓諸侯的自恃其強,有野蠻掠奪土地兼併他國的行為,以及齊國擁有武王賜予的征伐權不能不說是其中原因之一。

周康王時期,西周有一個重要舉動,那就是周康王曾以珍寶之器分給齊丁公呂伋、衛國第二代君主衛康伯、晉國第二代君主晉侯燮和周公旦之子魯公伯禽。可見在周康王時期,在諸侯列國之中齊國、衛國、晉國、魯國已經是顯赫一時的諸侯大國了。

不過齊國也有走背運的時候。當齊丁公三世傳到了齊哀公的時候,因受紀煬侯紀在周懿王面前進讒言被周懿王烹殺。

這是齊國曆史上的一個悲劇。齊國、紀國原本都是姜尚的封地,傳說姜尚有兩個兒子,便將自己的封地以茲水為界一分為二分給了兄弟倆,從此就有了齊國和紀國。但幾代之後,兩國之間已經失去了同根同族的親情。因為齊國比較大,紀國相對力量薄弱,偶爾兩國之間有了摩擦,齊國當仁不讓,紀國便忍氣吞聲。

不過紀國也有時來運轉的時候。自從紀國國君紀煬侯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周懿王之後,紀國國君就不再想忍氣吞聲了。但如何能射出心裡那支復仇之箭呢?

紀煬侯擁有了周懿王這個女婿之後,有機會與周懿王近距離說話的機會了,他要向周懿王奏本,總不能說自己受的窩囊氣的芝麻蒜皮這等小事,所以眼睛就緊盯著齊哀公對周王室的不敬方面。終於找到了一個復仇的藉口。

原來齊國到了齊哀公時期,由於國富民強,便開始自我膨脹了,不僅欺負鄰國而且經常不把天子放在眼裡。對周天子的朝拜也是有一搭沒一搭,不怎麼放在心上。而且齊哀公本身還不以為然,經常與周天子論比輩分。自以為輩分高、資歷深。實際上是幾個強大起來的大國諸侯共同的弊病,那就是對周王室的藐視。他們依仗自己的地盤大,人口多、國力強,便開始滋長了對王室不削一顧的心裡。

而周天子由於不斷地分封土地給諸侯,已經將自己王室割據在很小的地域裡了。靠王畿那塊有限的地方能養多少人呢?雖然說天下莫非王土,但割據一方的諸侯各有自己的兵馬勢力。只能靠各分封國的納貢生存的周王室自己的兵馬人口遠不及大國諸侯發展的快。而強大起來的諸侯國對周王室開始有了傲慢的情緒,甚至是把納貢朝拜都變得可有可無的事情了。對周王室的尊嚴來說實在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從周武王算起周王室傳到到周懿王已經是第七代帝王。周王室的尊嚴受到挑戰總要有人出來捍衛。

這一天,周懿王得到紀煬侯的密奏,說齊哀公僭越祭天禮,搭建與周王室同樣的祭天台,而且實施祭天禮數也採用天子同樣的規格。這還了得,這不是犯下大逆不道的罪過嗎?可是周天子又能拿遠在東海之濱的齊國國君齊哀公怎麼樣呢?

周懿王要懲治齊哀公,卻鞭長莫及。不過周懿王畢竟是天子。他大腦一轉便尋找了一個理由,以自己生病為由通報各諸侯。希望能將齊哀公騙到王室來整治。結果多數諸侯都帶來厚禮或帶來本國御醫探望,卻唯有齊哀公不理不睬。這讓周懿王對齊哀公更加憎恨在心。

這個齊哀公不到場,他周懿王也無法制裁。如此下去周懿王的威儀如何能踐行!於是周懿王又改變一招,說要召集各諸侯商議大事,而且特意命身邊重臣去齊國通知齊哀公。

齊哀公聽說周懿王要請各位諸侯要商議王室大事。倒是覺得這是自己露臉的機會,不可錯過。齊哀公不能怠慢,趕緊打點行囊,包括見周懿王的貢禮連同一路吃用、護衛裝滿三十輛車隊,然後浩浩蕩蕩開往周王室。一路上這個齊哀公還在想在諸侯之中,自己的輩分、自己的資歷、自己國家的富庶都是其他諸侯不可以比擬的。自己如何能在諸侯之中光彩一把。

一路顛簸辛苦不在話下。齊哀公滿以為自己以五世君候迢迢千里見他七世君王,該受到一定的禮遇。不想自己下了車,不見周王室迎接的隊伍。在護衛的前呼後擁中向王宮走來的時候,卻發生了他意想不到的現實:在大門處就被門衛將護兵攔下了。連貼身侍衛也不準帶進一個。

齊哀公心想:到了王宮,人家不讓侍衛進入也有一定道理。所以這個齊哀公並不介意還是大搖大擺地進王宮,他希望得到周懿王的熱情歡迎。

然而,出乎這個齊哀公的意料,當他剛跨進王室的大門,便聽到一聲喝令:“把姜不辰給我拿下!”

呼啦啦,埋伏在影壁牆內的刀斧手一擁而上,將齊哀公捆綁個結結實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