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瞧見這一群女人站在這,老頭也是有苦說不出,這會又被質問,也不敢正面回答。
“芷晴丫頭,見了歐陽爺爺,也不打個招呼?”
蘇芷晴笑嬉嬉的施了一個萬福。
“歐陽爺爺早。”
老頭是誰?歐陽修!萬萬沒想到!難怪出雲跑的快,感情年前就是剪了他鬍子啊!
歐陽修看著程老太君質問的眼神,不好意思的說道:
“哎呀,說來話長啊!這不是昨日夜間,聞那樂聲不絕於耳,有可以合弦如此之多,就讓餘福出府折騰了半宿,才打聽到出自子瞻的書院。這不趕個早過來看看嘛!本來想著尋著人與之暢飲一二,不曾想。到了書院月榜一看,一詞一詩爭奇鬥豔,一時興起,沒忍住!”
程老太君有些埋怨。
“你呀!一大把年紀了,還喝那麼多!姐姐不讓你喝也是為你好,就是老泉在這裡也會勸你少喝點的,這次就算了,下不為例!”
很多人可能會奇怪,三蘇皆是歐陽修弟子,為何程老太君會對歐陽修如此不客氣?
這其中其實也有很大講究,古禮法中有兩個說法。
一,滅親不滅戶。例如兩兄弟同時娶了同一宗族的女子,且兩女輩份不同。按男方的演算法,兩女應是妯娌,但二女卻要以輩分相稱,否則就是詛咒孃家一門皆死,也就是所謂滅戶。
二,各親各叫。既便是夫妻,攀上關係的同一個人,二人對其稱謂也各不相同。(這二點,作者老家還有這樣習俗。每次見到本家的二表嫂,都要叫姑姑。姑父和我母親也是本家,我叫他表哥,他叫我母親姑奶奶。也就是說,一個同宗的姓氏只按同姓的輩份稱呼。)
歐陽先生聽到程老太君不去告狀,舒了一口氣。
“那我這一事也不煩二主了,那昨兒晚上作曲之人是那位?”
程老太君笑了笑。書院裡的動向,問她是問對人了。
“你不是遇著正主了嗎?沒請人暢飲一二?曲是他譜的,書院門口的詩也是他所作。你都說爭奇鬥豔了,那我也去看看,就不在這陪你這個糟老頭子了!”
歐陽修回頭看著早已空空蕩蕩的來路,善然一笑。
“呵呵,是個妙人兒!”
一直跟在身後的家丁餘福說道:
“老爺,那我們還要去拜會嗎?”
老人回道:
“不了,日後子瞻回來,讓他領人過府一敘吧。”
隨後老人有喃喃自語道:
“老師有一群好弟子,弟子又有一群好弟子,教導有方啊!嘶~”
邊上的餘福連忙介面道:
“老爺!真的不能再來一點了!一點也不行!”
掃了興,老人也未生氣。
“知道了,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