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金陵商家大院

金陵商家大院

這是金陵一條普通街道,大戰過後十戶九喪。此一戰多少江南好兒郎折戟沉沙,平時沒什麼生意的紙燭香火店,現在生意隨著百姓們前方親人的噩耗頻頻傳來而特別興隆。掌櫃王平專注的核對銷售賬簿,夥計張四帶著一臉為難之色跑過來問掌櫃王平。

“師傅,店中有一婦人無錢想要以半石大米換取香燭麻衣,見她實在可憐,您看可否……”張四師從王平,這樣才能在商號界混口飯吃無工錢可拿,三年出師後要是別家商號相中挖去做工就可以拿到工錢了。

“小兔崽子!收那些雜物,這帳上的窟窿你來填啊,這兩天東家要來我們這邊點帳的,前兩天換出去的東西還是找雜貨店孫掌櫃換的錢才把這帳填平,今天不換,滾!”

張四見沒戲只好轉身出去,心想以物換物你還不是得了不好處。正欲去告知那婦人今日不與相換。突然,掌櫃王平想起這些事都是見不得光怕張四那小子嘴漏風,傳到東家那裡就不好了。

“回來!”

“師傅還有什麼吩咐?”

“這物換物之事不可傳到財東那裡,要不然要你好看!”

“師傅,您這是說到哪裡去了小四我在沒心眼也懂啊,您還信不過我啊!”

王平滿臉堆笑道“小四啊!有前途,師傅我很看好你以後一定在財東那裡幫你多美言幾句,今年為你多製備一件新衣服。呵~呵~去吧!”

婦人得知今天不能換後本來就傷心的心情又加重了幾分,眼淚都欲哭出來。張四也一個苦孩子出生,見婦人如此悲痛心裡哪不識其中滋味,這婦人定是家中親人喪逝無錢理喪,把家中口糧來換紙燭。張四鼓起勇氣為婦人拿了店中婦人所需之物,又從半石米中取了一半還與婦人,婦人悲喜交加忙跪於地“多謝小恩公!多謝小恩公!”張四忙扶起那婦人道“使不得,快快起來。”送走婦人,張四提著一石米的不到三成份量來見掌櫃。

只聽見一通臭罵外加求饒之聲,走近點見雞毛滿地飛,原來是剛才張四捱打時從雞毛撣子上掉下來的雞毛。進來之人一聲吼“往手!財東來了,王平還不出來迎接財東!”來人氣勢非凡,這人正是財東護院雷鵬。聽見是財東來了,王掌櫃立馬停手出來迎接財東。剛才的怒氣跑到爪哇國去了,換來一張和顏悅色的奴才臉,忙躬身施禮“不知財東架臨有失遠迎!”

財東身邊中年瘦書生問道:“方才王掌櫃何故打罵夥計?”

王平心裡思量了一下“哦!方才啊是這樣的,是我沒有教道好徒弟,這小子用少於店裡拿出貨物價質的米換了貨物,做了賠本賣買請財東贖小可教道無方之罪。”說著做出一副很委屈的樣子又給東家施了一禮。

財東打量了一下張四,似乎對此事不關心信步走進後堂坐定,隨行人等魚貫而入。財東發話了。“王平打佯,先做正事吧!”王平見掌櫃沒提這小事,心裡的石頭拿下來一半,要是追下去指不定那小子會不會嘴巴把門不緊漏了風,那樣自己說不定會砸了飯碗。王平恭謹的呈上早已算好的賬簿。算盤珠子上下跳動,中年瘦書生認真仔細的完成他的核對工作。王平親自為財東上茶,這到不是王平刻意巴結因為這小店只有他師徒二人,平時財東也不怎麼來只是中年瘦書生來核賬。不到兩盞茶的功夫,賬目核對完畢,中年瘦書生回稟財東賬目兩清,進帳與往常相比多出兩層。

王平見財東臉上沒有不悅之色心裡暗是高興,這些年的掌櫃不是白做的,他還扒望著財東能誇獎他幾句呢,心裡正美著。財東道“王平啊!事做的不錯,這麼一小店給你經營的是順順當當的,看來以後把你放在這小店裡就大材小用了。”

“財東妙讚了!小可只是進本份而已。”財東沒有追問物換物的事還誇獎自己,王平滿臉笑開了花。

“你好大的膽!好一個進本份,你做的那事已為我不知道,別的鋪面大多錢少物多,唯獨你這裡不同,你與永豐號雜貨鋪乾的那點事別人不清楚啊!”財東突然拍桌而立。嚇得王平立馬雙膝脆地,額頭的汗如雨後的溪流往下淌。知道自己的小九九被財東發現了,便一個勁的求饒願把非法所得全部拿出來只求財主念在跟隨多年的份上賞口飯吃。要知道在這亂世裡能有一個穩定的職業是很重要的事因為關係到活命啊,王平還在那裡作“小雞食米”。財東起身欲走出後堂,忽停往腳步吩咐道“伯仁兄,到那批立堂中找一個能幹的代替他的位子吧,王平降為立堂聽候留用。”

中年瘦書生記下此事,他就是財東所說的伯仁,姓崔名志字伯仁。崔志道“那夥計怎麼處理?”

“繼續留用吧”財東道。

“哦,這樣帶上他到總號打雜吧”財東想到這孩子今後肯定不能在這裡幹活了,師傅出問題了徒弟好到那裡去,來接管的掌櫃也不會用他。哎!張四這孩子已米換物之舉足以證明他還有一顆仁愛之心,儘管師傅對他如牛馬一樣使喚,在這種情況之下沒有出賣自己的師傅足能證明此子懂得忠義,便起了愛惜之意將他留下。

商人終究是下九流,商人在富有也不得坐轎子只能坐馬車或驢車,這驢車上面有棚多見於北方,財東祖上本也是北方人只因中原多年戰亂,為避兵禍財東舉家南遷來到李唐,本是想在唐庭中謀得一官半職養活家小。可我們的這位東家不善詩賦,縱然空有治國之材也無用武之地,迫於生計只得棄文從商二十載苦心經營終得南唐35洲百餘家商鋪,成為南唐第一大商號德興號。此人仕途不濟終成商界奇材,此人姓商名弘藝字鴻志。

商弘藝與崔名志坐在車內,崔名志見商弘藝氣色不佳絕非全因紙燭店之事。兩人靜坐於車內不一會兒到了商家大院大門口,下車時商弘藝對崔名志說“伯仁兄啊!上午託你安排的事辦的怎麼樣了?”

“哦,我叫小石都通知了,大夥都盼著財東表態,晚飯時一定都會來的”崔名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