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質量安全大檢查,在藏悅鋒所承建的二號樓接連發現一些質量問題,但都還不影響建築結構。對出現這樣的事,肯定影響交樓時業主的評價,樂燁絕對不放過,他決定舉行一次質量現場分析會。質量分析會在二號樓現場舉行,參加的有專案部相關人員、各個棟號的分包老闆、施工及技術質量人員、班組長。
檢查發現的質量問題在第一到四層已經砌作完的內牆。此樓為框剪結構,所有內牆為新型牆體磚填充,不受力承重,起分隔作用。其中相同位置有幾面牆體沿垂直中縫開裂,這是在填充牆裡很少見的現象。因為它基本不存在基礎下沉結構變形的影響,施工溫差不大,也不會有影響。填充牆體開裂的位置一般在與結構柱相連線的部位,這主要是結構柱預留拉結筋不夠的原因;另一個裂縫的地方是牆體頂部與梁底相接的地方,這主要是砌築方法與牆體幹縮下沉所造成。
以上幾個原因大家討論來討論去,都覺得不是直接原因。材料都是由專案部採購,且都分批抽樣檢測了,應該可以排除材料質量問題。分管此工地的施工員鐵郎說絕對保證拉結筋一根不少,老闆藏悅鋒也拍胸脯保證,他不會省那一點鋼筋。因為開裂的地方在中縫,而且是一條近似垂直線,擺幅在十公分範圍,大家確實沒見過。既不存在結構變形,那麼只有可能是幹縮變形,但變形裂縫怎麼會那麼規則?大家各自說著自己分析的理由,但又被一一否定。
樂燁提議把該牆的操作人員喊過來,不一會操作人員都來了。樂燁首先問泥工:“師傅,這牆你當時是怎麼砌作的?”
泥工師傅約四十歲,顯得有些緊張,生怕是自己的責任。樂燁忙告訴他只是想找出原因,下次能借鑑。那師傅回答:“我是按規定砌作。”
“哦。”樂燁又問他,“這些磚砌作時都溼潤了嗎?”
“溼潤了。”泥工師傅回答。
“那當時砌作的灰漿標號你感覺怎麼樣?”樂燁繼續問他。
“灰漿砌這頭時很稀,當時覺得水和石灰放多了,但砌了五皮磚。”泥工師傅指著牆的一頭回答,接著他轉到另一頭說:“後來我告訴挑灰的人把灰漿和濃一點,砌這頭時灰漿就很濃,水泥要多了。”
樂燁又問施工員鐵郎這堵牆多長,他回覆應該是6米多。樂燁要他拿尺子實量,實際長度6.2米。
聽這師傅的話,又見樂燁的動作,在場的技術人員都能分析出原因了。灰漿標號不同,且不同標號灰漿砌在不同的一頭,這樣就使稀漿砌作的一頭幹縮性大,但時間要長;而濃漿砌作的一頭幹縮性小,時間短。就使兩頭幹縮時間和大小不同,引起中間爿縫的原因之一。另一個引起中間爿縫的原因,就是超過五米的中隔牆沒有設定構造柱。
就這個問題,樂燁在現場特別告戒所有人員:我們要為所有買房的業主負責,為公司負責,為這份工資負責。平時操作過程中一定要重視質量,施工員和質檢員必須經常檢查灰漿質量,不能以樣品達標合格就以為無事。他另外一定要熟悉施工驗收規範,強調要嚴格按規範施工。一堵填充牆出現問題,大不了推倒重來,假如檢查出來的是框架出現問題,那怎麼辦?
樂燁未經請示李巴山,現場決定:責令所有棟號停工一天,各自深入檢查糾錯,並進行員工質量意識再培訓。藏悅鋒工地罰款五千元,停工三天整頓,直到合格為準。
頓時樓層裡唏噓一遍,說各樣話的都有。樂燁毫不顧及議論,心想質量抓嚴格了,是百年大計。此事後來李巴山充分表揚樂燁,贊同他的觀點:“質量安全無小事”。李巴山將此事上報建設公司及總公司,就此事件公司決定專門召集公司所屬各個專案負責人及施工技術質量負責人在樂燁所在專案部開質量現場會,推行這種向公司和業主負責的管理方式,還將約請準業主及媒體人員參加,進行透明報道。這樣一來,當然可以讓所有建設管理人員及操作人員提高質量意識,但更多是宣傳了公司的經營理念,無疑提高了公司在房地產業界和社會的信譽度;一種符合社會要求的得體的自我炒作。
現場會定在三月十五日召開。公司企劃部把會場佈置得很喜慶而簡約,用大紅氣球拱門寫上橫幅---真誠歡迎佳賓來挑刺。到會的來賓約兩百人,大部分是已經或即將購買房子的準業主,另外還有相關職能部門的專家及媒體記者。企劃部部長譚夢靈向大家做了簡要的介紹和說明:“各位來賓,我代表公司感謝各位的光臨!為了提高我公司樓盤房屋建築質量,為住戶提供優質的房屋,我們公司今天在這個在建的小區舉行‘放心住房挑刺活動’。待會所有來賓請佩戴安全帽分成五組,由我們公司售樓部及專案部人員陪同,進入在建樓房參觀挑刺。只要您挑出刺來,都會由我公司陪同人員記錄,並會贈送小小的紀念品;如果您挑出毛病經概算修復價值超一千元,則我公司將獎勵您相同價值的禮品或折抵購房款。當然,每層有一道裂縫的那堵牆不作為此次挑刺的物件。我們的陪同人員會帶你們逐層逐房參觀,請大家在參觀過程中注意聽從工作人員安排和指揮,不要擁擠,不要離開隊伍單獨活動,請特別注意安全。參觀完後還在這裡集合,公佈挑刺結果。現在分組出發!”
大家為星昌公司的這一決定歡呼鼓掌,這可是自己揭自己的疤,在行業內可是個吃螃蟹的主呀。誰敢保證沒有瑕疵?自己看著好不是好,別人說好才是真的好。要敢於接受社會與業主的監督,敢於打造質量過硬的樓盤!
葉紫剛進售樓部工作,還在熟悉業務的階段,樂燁特意將她分在自己一組,也好有個照應。樂燁帶著大夥出發去參觀已經建到第十二層的二號樓梯房,也就是上次檢查出毛病的那個樓房。跟隨他們組採訪拍攝的是濱港房地產報的記者吳明客,聽說他是個很精幹敬業的記者,擅長挖掘暴光房地產界內的醜陋事件。參加樂燁這個組活動的還有特邀嘉賓市建設局的質安科科長、高階工程師仇九,他負責向參觀者解釋並監督甄別樂燁他們解釋的真偽性,是不是敷衍。
樂燁首先把大家帶到牆體裂紋前,詳細向大家解釋了造成牆體裂紋的原因。大家望著仇九詢問,仇九點頭。這類現象可不常見,以往許多分析都不是這樣,他為星昌這種自暴**的舉動折服。大夥跟著點頭。
吳明客走上來,一邊開啟記事本,一邊問樂燁:“樂主管,你好!”
樂燁忙點頭向他問好:“吳記者,你好!”
吳明客問:“你們自己發現了問題,怎麼不先行處理後再讓大家參觀呢?這不是自己把質量問題暴露在人前嗎?你們不擔心會造成負面影響嗎?”
樂燁很從容的回答:“我們不怕,我們就是要把所有問題顯露出來,這樣就取得社會公眾的監督,無疑能提高所有參建人員的質量意識;也只有這樣才能讓業主購買到真正的放心房。我們之所以沒有急於推倒這堵牆,就是要把它作為教育員工的一面活鏡子;我們要讓所有業主感覺到我們的產品是實實在在的高質量產品。”
大家為星昌公司的公開誠信再次鼓掌。樂燁又帶大夥參觀其他套房,葉紫也不失時機地向來賓們介紹樓盤的主要情況,回答大家的疑問。
“樂主管,你過來看看。”大夥循聲望去,一位參觀者正站在窗戶旁指著窗戶立面喊。
樂燁忙走過去,已參觀到第三層。
“樂總,你看這窗戶,這立邊砌的是不是歪了?”那位參觀者眯著眼盯著窗立邊問。
樂燁站到他的位置眯眼看了看說:“是的,謝謝你!”
樂燁請這位參觀者一起用鋼尺量著窗戶各部位的高寬及對角線,葉紫記錄。反覆核對後,他對大家說:“這個窗戶砌築時垂直面上部比下部大一點二公分,影響了窗戶的幾何圖形,當然以後粉刷時還可以糾正。如果沒有發現問題,以後就會影響窗戶的安裝。謝謝這位先生能仔細地檢視。”樂燁叫葉紫把此記下來。
在參觀過程中大家一共發現了十多處毛病,大多是窗戶門洞幾何尺寸不夠規則,樂燁提醒大家仔細檢查廚房衛生間的現澆部分;大家都是睜亮著眼睛去尋找有沒有裂紋。參觀完後,星昌公司按承諾為發現問題的來賓一一兌現,並贈送所有來賓一人一份紀念品。大家真是開了眼界,透過參觀,也學到了許多驗收房屋的方法,更對星昌公司滿口讚歎。許多本來還在觀望選擇的來賓,滿意而痛快的簽定了買房合約。第二天,《濱港房地產報》就用整個頭版對星昌公司的此次活動進行了報道。星昌公司敢於啟用新人擔當重任,敢於揭露自己缺陷的事一下子就在社會上和業內傳開了。民眾都是贊成拍手,但許多房地產開發商確是罵不絕口,星昌這一招,使他的預售率提高到百分之八十六。
個人也好,公司也好,可以沒有太多經驗和嚼頭,但不能沒有責任。
1996年3月15日,還有一件值得慶祝的大事,樂燁第一次投資的實業鴻業電子廠正式開工。樂燁因參加公司質量現場會,沒能出席開工儀式。但樂燁想到了幾年後,可能擁有幾百人甚至上千人規模工廠的前景。
現在可是人口紅利的頂尖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