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十四章過年

郭小姐走後沒多久李老爹也上了門,他是看著柳家有人便特意在村口等著,等郭如意馬車走了後才上門接走了志遠,與那些圍觀的人不同,李老爹什麼也沒問,只將孩子帶走了。

走時春歸將盤子裡剩下的拔絲番薯和番薯丸子分了分,給志遠特意多裝了些。

甜口的東西,李老爹夫婦這樣的老人也愛吃。

剩餘的讓蔡氏裝了起來。

因耽誤了些功夫,春歸的晚飯便做得簡單了些,有蔡氏幫忙,又有李老爹先前送來的醃豆皮。晚飯便簡單一份醃豆皮,一份炒雞蛋,蘿蔔燉了幾塊肉,米飯依舊拌了番薯。

做飯時春歸想著既然已經讓眾人看到了郭小姐上門的情形,那也沒什麼可瞞的,便將這兩月畫了扇面的事兒跟蔡氏說了一通。

“這糖水攤子由蔡姐姐你幫忙看顧後,我也有時間空出來畫齊掌櫃的扇面,原就是打了這個主意。只是如今那郭小姐上了門,往後那攤子還得蔡姐姐多多照顧了。”

蔡氏早已滿臉的欽佩:“敢情這旱情過了後你是一點都沒閒著,倒騰了院子,養魚養雞種草藤果不說,還接了這手藝活兒,還幹出了些名堂!”

“嘖嘖嘖.......春歸啊,我真不知道該如何誇你,倒顯得我什麼都不會了!”

春歸被她這反應逗笑了:“誰說蔡姐姐什麼都不會,蔡姐姐這帕子上的花兒繡得跟真的一樣呢!”

兩人邊談著話邊把飯給做了,吃了飯,蔡氏帶著兒子回家,春歸送走了人,這一天才算過了。

郭如意給的五兩銀子不算多也不算少,再添上一些,春歸不好意思收下,再少些對於郭如意的身份來說不夠誠意。這五兩反而剛好。

她將五兩並上回齊掌櫃給的一兩藏起來,祁佑的三兩銀子不能動,不算零碎的銅板,如此家裡保底有整六兩了。春歸關上錢匣子,長長地吐了一口氣。

知行知平來年的束脩算提前攢齊了。

從裡間出來後春歸給幾個孩子燒擦身的熱水,知行經過郭小姐一事後愈加興奮,拉著祁佑非要寫詩作賦。

春歸邊聽兩人交談邊笑,她們家算是趕上了崇文的時代,兩個孩子隨性之作能在京都小火一把。

她正起身想從廚房出去時,祁佑卻突然淡淡道。

“知行,我倆的詩詞能被人看到是借了春姐扇面的東風,院試前別被這些名利晃了眼。”

他攤開郭如意留下來的扇面:“春姐今日的意思是念著我倆日後有上京都的那一日,這些名利是日後交際時的便利,而非此刻的安樂窩。”

春歸掀簾子的手一頓,心裡滿是感慨,祁佑聰慧如此,她只提了今日這一句,他就想到了她的意圖。

十五歲的孩子沒被眼前的一點光環遮住眼,反而能夠清醒地分析現狀,這讓她養孩子養出了些許成就感。

知行也不是什麼人情世故都不懂的孩子,聽祁佑這麼一說便明白了,立刻收了臉上的得意,鄭重地點頭。

春歸這才掀開簾子,笑眯眯道:“水燒好了。”

第二日那炸番薯丸子便做了一大鍋,因有那甜糯糯的丸子在,那紅薯糖水也就沒做了,如今那攤位上僅有一大鍋的丸子和排開的紅糖薑絲紙包,蔡氏一個人也能忙得過來,而春歸做完便進了屋自己琢磨新扇面。

藉著買糖水來打聽的人們也並非無功而返,蔡氏早已被春歸授意,將郭家小姐上門談合作這事兒藉著她的口說了出去。

這事兒遲早要被眾人知曉,她踏踏實實靠本事掙錢,等眼紅的人來了也有理說話。

沒兩日的功夫,春歸畫扇面引來鎮上小姐的事兒便傳了個遍,如今家門口擺了攤子,新鮮吃食引得這四鄉八村的孩子每日都要討要,春歸自個兒又有本事,家裡還有兩個會念書的孩子。明眼人一看,這大旱後就只有春歸這一家過得越發紅火。

因畫扇面費時間,生薑和日常用品的採購便落到了蔡氏的頭上,蔡氏也幹得起勁,村裡鎮上孃家三地來回跑,手裡的帕子也抽空繡了十來張。

一月後臨近過年,加上春歸這兒分到的銀錢蔡氏那兒已經攢到了五百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