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鎮子上鋪子不能停業太久,知行祁佑又忙著上任前的一干事項,這一趟待足了兩日,春歸便打算回去了。而這兩日也是吃遍了各家的好東西,自家裡愣是沒開過一次夥。
除卻鄉民們的招待,祁佑跟知行也分出了半日,去往齊老秀才那兒一趟拜訪。
小涼山熱熱鬧鬧的,個人都是一派揚眉吐氣與有榮焉的模樣。
而甜水村兩家族長那兒卻是冷冷清清,坐足了冷板凳。
似是沒想到春歸一行人還真不將他們倆放在眼裡,連尋常報喜都不曾報到他們家,聽到幾人已經離鄉回了鎮上,這兩人立刻氣得關緊家門,一口氣提著不上不下,不住地念叨:“竟這般失了孝義!竟這般失了孝義!”
可儘管好一陣唸叨,春歸的馬車也早已跑出了老遠。
祁佑與知行的一干榮耀皆與他倆無關。
如今旁人又哪會說兩個縣大人不孝不悌,數典忘宗,只有說兩個族長有因有果一報還一報罷了。
回了鎮裡,最要緊的就是鄉親們送的幾大籃子蔬菜,冬日裡蔬菜瓜果好存放,也架不住半車子的份量,一家子每日吃也要吃上半月,
想了想前頭停業了許久,早前答應了左鄰右舍開張後叫他們放開吃兩日,因這幾日忙著給祁佑兩個補一補身子,又回鄉裡待了許久,實在推脫了好幾日了。對著來鋪子前催促的客人們,春歸也有些難為情,便打算想些新鮮東西招待招待。
又正逢冬日,冰窖裡的冰怕是用不著了。過著過著,遲早要到穿著幾層衣服也喊冷的時候,春歸想了想,索性在這堆蔬菜瓜果裡做了文章。
冷清清的天氣,最是吃熱騰騰的湯水時候。除了去年在家門口賣的番薯糖水,又將每日誌高運來的一部分羊奶煮了羊奶茶。對著這半車的新鮮蔬菜,春歸想了想,用了各色香料,和祁佑知行那幾口箱子裡上好的火腿,片了好些肉下來一道熬煮了一鍋白湯,再炒了一大鍋的辣椒,另起一鍋紅湯。
又請志高砍了好些竹子來,削成一整捆的竹籤,掰了各色蔬菜,買了新鮮牛羊肉串到竹籤上。
冬日裡最討人胃口的串串便做好了。
這種新鮮的吃法自家吃了一頓後沒有人不叫好的,如此這半車子的蔬菜也有了著落。
蔡氏三月已顯懷,也不好叫她在廚房裡轉悠,於是隔日春歸便張貼了招工啟事,日常打雜或是做些尋常點心。
不比前頭還要祁佑知行鎮頭鎮尾地張貼,這一次只在店鋪門口貼出去沒多久,便來了人。
來人是個鎮上姓王的一位大娘,只一個女兒前月嫁了人,在家待著也是做些尋常針線,索性廚藝還算不錯,見春歸這兒招人,又有兩個縣大人坐鎮,便想著來碰碰運氣。
只是做些尋常打雜下手的事兒,手腳麻利,人勤快就再沒挑的了。
這位王大娘便留了下來,每日付上五十文的工錢。
這樣又過了一日,王大娘上了手,前頭的鋪子便又重新開了門。
為著給春歸道喜,又實在想了這兒的點心,一整日,鋪子上下兩樓都擠滿了人,擺放的凳子坐不下,更有自備桌椅的。
更遑論春歸將兩大鍋的紅白湯擺出來,各色蔬菜肉串串放置一旁後,眾人那驚奇的反應了。
春歸沒想到的是,這每日兩大鍋子的串串除了平日裡光顧的客人們愛吃,就連八九歲的娃娃也時常紅著張臉過來要上一兩串。
蔬菜一文錢一串,肉類兩文錢一串,都不是貴价的東西,尋常孩子省下兩日的零用錢便能吃上幾串,拿了自家的碗去柳家旺媳婦兒那兒舀一勺白湯或是紅湯,這樣冷的天氣裡喝上一碗別提多舒服了!
鋪子裡有客人打趣:“越娘子這是要把大人孩子的錢都給賺了!”
說完便有人反對:“越娘子哪裡掙了孩子的,沒見只要是個小娃娃過來,紅白兩湯隨便舀不說,還搭送一兩串呢!”
“就是!我昨兒吃完又去別處晃悠了一圈,回了家竟看到我家小子揹著我吃了好幾串的白菜菇子,一問就買了兩串素的,越娘子給送了四串!他老子摳摳搜搜攢下十來文才吃了五六串,他兩文錢就吃了個痛快!”
有人來了興趣,笑問道:“那你可是被自家小子氣得心裡不平?”
“當然!我氣得立馬把他剩下幾串給搶過來吃了!”
滿場聽得當即哈哈大笑。
“你這做老爹的,等你老了看你家小子如何管控你的吃食!”
耿榮柳仁聽著他們說話,不由得笑道:“咱們家春姐最是疼孩子,看來這串子生意也要長長久久地做下去咯!”
半月份量的蔬菜果子,短短五六日便被一掃而光,耿榮又經春歸囑咐,駕馬車回小涼山收了一回新鮮蔬菜,後頭耿榮自行做主,與周邊幾個村子定下一份收時令蔬菜的協議便是後話了。
家裡幾塊匾額送來後,知行與郭家,春歸與祁佑兩對的事兒已是人盡皆知,春歸自是住在這兒,大門一開,與祁佑說話與言語親近都在眾人眼皮子底下,兩人又向來都是如此要好,眾人早先還有對祁佑的敬畏,可看得久了也不免要多番打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