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十六章李蘭上街(二)

她當日只覺得李志存這是在捧那越春歸的臭腳,可今日一琢磨,難不成跟蔡珍勾搭上了?!

她越想越興奮,趕緊把這事兒跟蔡紅雲說了。蔡紅雲當即戳了小姑子的腦袋:“這麼大個事兒你怎的不早告訴我!早說了前幾日我就能將蔡珍的臉給撕沒了!”

李蘭沒好氣道:“這樣大的事兒我怎麼敢想!”

“你不敢想,人家都敢做了,成了!是不是他到時一看就知!”

李蘭:“就是那李志存!憨厚不就是蠢嗎!又是他接送的蔡珍,咱們村子裡也沒有比他再蠢不過的男人了!”二十來歲還未成親,整日裡一棍打不出半個屁,看上了個寡.婦怎麼也不稀奇!

蔡紅雲心頭早就盤算著怎麼把蔡珍偷漢子私通的名頭給鬧大,而李蘭卻算計著把這事兒跟春歸扯上關係。

那頭正忙碌的蔡氏還毫不知情。

她想著趕著將包子快手包完,等李志存過來接她,驢車行得快些她還能回去幫一幫春歸。知行祁佑好不容易放了個假,春歸可不得忙上一大桌。

近日她也有些想明白了,既是與志存好上了,總有一日得擺到明面上來,伸頭一刀縮頭一刀,早些回去跟老孃商量了,也甭管應不應,總該有個章程。也是這周邊的人都已認定了她跟李志存是一對兒,她也怕有個相熟的人過來正好瞧見。

沒一會兒便臨近正午,街上的人三三兩兩地回了家,周邊的鋪子裡只剩幾個小夥計。蔡氏見差不多了,就將籠屜收了起來,連帶著春歸留下的木桶碗碟歸置到一塊兒,如此便全心全意坐在一旁的小凳上,等著李志存來接她。

“蔡娘子又在等李相公啊!”賣小玩意兒的小哥老是打趣她,一回兩回還不好意思,後來她也就習慣了。

“什麼相公不相公的,他就是一干力氣活兒的!”

小哥嬉笑道:“幹力氣活怎麼了,可不就是你相公嗎!”

蔡氏一陣無奈,村子裡幾年養起來的潑辣勁兒到這兒拋的一乾二淨:“以後從小哥兒嘴巴里出來的話我可不敢接了。”

周邊幾個攤販也加入進來,眾人一番打趣後,遠處一輛驢車終於趕了過來。

這樣涼爽的天氣,李志存也出了一身的汗,下了驢車他就將一干物件全收了上去。蔡氏掏出一塊帕子,熟門熟路地給他擦了腦門。

幾個攤販忙又一陣玩笑,兩人也早已習慣了,笑著道了別後,蔡氏藉著李志存的手上了驢車,一路向鎮子口行去。

這樣的不避人,又是擦汗又是牽手,又有旁人打趣的言語,李蘭跟蔡紅雲這下怎會不知曉兩人的關係。

兩人面上難掩激動:“好個蔡珍,我當她這麼些年守著兒子過日子是要那塊貞節牌坊,沒想到連姘頭都找上了,還如此不避人?!她那老孃日日誇讚自個兒閨女守節知禮數,旁人是說句話都得被駁回來,我看這回她那張老臉往哪兒擱置!”

李蘭心中更是竊喜,她兩人如此作態,越春歸那丫頭怎會不知,村子裡一眾人把春歸捧得跟什麼似的,要是被他們知道這丫頭包庇蔡珍跟李志存私通,那就好看了!

今日只上街買個布料,沒成想竟還有這樣的收穫!

兩人各想各的,各回各家,也各有各的盤算。

春歸不知鎮上發生的事兒,她得了兩匹好布料,又另挑了雞鴨魚肉菜蔬,打算好好給知行祁佑做頓飯,因而一到家就開始忙活。里正媳婦兒對知敏愛重得緊,這麼點路也親自帶著回來,兩人一進門便看到春歸忙上忙下,桌上擺著幾碗抹了梅子醬的雙皮奶,想來是給幾個孩子提前備著的。

“我就知道今兒你會早早地回來。”

春歸忙抬眼看,笑道:“嬸子來了,快吃上一碗。”

知敏一溜小跑地進了廚房,即刻要幫著她燒火。

春歸趕緊把人拉過來,女孩子家家的正長身體養好容貌的時候,她可捨不得讓知敏碰著柴火。

“這孩子也不知怎麼回事,自我好了後便懂事得不行,小小的一個又是進廚房又是下菜地,怎麼攔也攔不住。”

里正媳婦兒滿臉慈愛地看了看知敏,小姑娘從前的活潑勁兒漸漸褪去,換上了穩重,想起那日幾個孩子給春歸煮的薑茶,她無奈地嘆了口氣:“還能怎麼的,你上回可是嚇著他們了。”

春歸摸了摸知敏的頭髮,心下有些難受,想起今日買下的兩匹布,她趕緊道:“敏敏去瞧瞧嫂子今日買的布,藍色那塊除卻給你做衣裳的,剩下的全給敏敏學做針線活兒,李嬸子那兒學得差不多了就叫蔡姐姐教你繡花兒。”

順著春歸手指一瞧,湖藍色的一匹布顏色靚麗,底下的紋路都泛著光亮,小姑娘正是學針線活兒最熱情的時候,見著這麼好看一塊布,眼角眉梢都是雀躍。

里正媳婦兒瞧了連連感嘆:“這布不便宜吧,也就你什麼都為著幾個孩子,這樣好的布給孩子拿來練手。”

春歸笑道:“近日家裡銀錢稱手,花著錢讓孩子高興高興也是好的。”

里正媳婦兒無奈地搖搖頭。

“好了好了,這兒不用敏敏幫忙,正好我空著,咱倆趕緊把飯做了。知行跟祁佑吃了一月的大鍋飯,指不定多不舒坦,你趕緊做些家常菜給他倆寬寬心。”

她這麼說著春歸也笑了:“我也正這麼想著託嬸子來幫幫忙呢。”

知敏被哄著進了裡間,兩人說幹就幹,雞鴨魚肉果蔬都是足的,雞蛋棚裡拿就是,里正媳婦兒做了二十來年的菜了,進了廚房跟進家裡似的,動作比春歸快了不知道多少。春歸便另分出來和麵剁餡兒包祁佑愛吃的餃子。兩人分工合作,很快便做了滿滿一大桌。

而那山路另一頭,駕著驢車一路趕來的李志存和蔡氏,恰好就在半路遇見了知行三人。

知行,祁佑,以及歡脫地扯著知行問這兒問那兒的周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