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東海事
水鏡先生司馬徽是陰陽家的事,陸雲並不知道。
潁川書院另一老者是龐德公的事,陸雲也不知道。
不過有一點他知道,下一次他來潁川書院的時候,恐怕不是他一個人。
大漢的局勢越發不穩,黃巾的準備愈發充分,朝廷就算是不想動黃巾也不由他。
已經有很多有識之士開始上書朝廷。
一場大戰迫在眉睫。
在這樣的背景下,陸雲既然拐帶不了少年郭嘉,那就算了。
他御使符車,疾馳東海郡,第一次到了他的治所。
對於當地諸多勢力的拉攏,陸雲懶得理會。他到了東海郡,先做了兩件事。
第一件事是設立招賢館,不僅招攬識文斷字的人才,還招攬武將。
此舉在氏族門閥橫行的漢末,也算是極為罕見的事情,要知道諸多寒門學子因為沒有背景與門路,絕了為官的道路。
而陸雲設立招賢館,便是要廣招天下英傑。
多撒網,多撈魚。
青州之地,想必還是有些人才俊傑的。
這樣的舉動,可能激怒世家大族,不過黃巾起義即將爆發,陸雲根本沒有興趣理會世家大族的想法。
第二件事,則是投了大筆金銀去買地,僱傭凡是因天災流離失所的流民,將他們安置妥當。
陸雲向來不差錢。
他以金錢開道,不到一月,東海郡的大事已定。
不僅流離失所的百姓有了住所,招賢館的事也有了些成效。
招賢館裡,來了幾個人。
一個人,是田豐。
田豐其人,歷史上是袁紹部下謀臣,為人剛直,能力十分出眾,多次向袁紹進言而不被採納,可謂良臣跟了庸主。
史書記載:田豐天姿朅傑,權略多奇,少喪親,居喪盡哀,日月雖過,笑不至矧。博覽多識,名重州黨。初闢太尉府,舉茂才,遷待御史。閹宦擅朝,英賢被害,豐乃棄官歸家。
棄官歸家,終究抵不住陸雲的招賢榜。
隱居只是逃避,於天下蒼生無益,他還是想做一些事情,便因著招賢榜而出世。
雖投陸雲麾下,卻只是來考察考察。
這個年代,主擇謀臣,謀臣亦擇主。
讓人才來了並不算什麼,能不能讓他們留下才是本事。
陸雲知曉田豐的本事,請他擔任別駕,全力負責東海郡的事。
田豐便感激涕零,決心效勞。